6月10日
因阿爾巴尼亞進修教師來同濟大學建築係學習,主要研究中國古代藝術,學校交先生負責,所以先生先安排參觀,從上海出發抵濟南、經聊城、繞泰安、登岱嶽之巔,複去長清觀宋塑,留曲阜一周,過金陵、吳門返滬,為期一月餘。在聊城時,為保存聊城明初大木結構建築光嶽樓做出重要貢獻。7月11日夜返滬。
6月21日
先生曾將自己新作《梓室餘墨》(卷一、卷二)手稿本寄給馮其庸先生,請馮先生寫幾句話,馮先生就寄回評論文章,稱讚它的文史價值。先生將此文放在《梓室餘墨二卷·跋》中。
本年度先生還寫了以下幾首詩詞:
(1)《答童寯教授》詩二首,因童老主其事,請先生在南京工學院講學,內容是關於“揚州園林”的。
(2)《浣溪沙》詞一首。
一九七四年
1月4日至8日
寧波餘姚縣河姆渡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並木構建築殘存,浙江博物館邀先生等前去參觀。此次是由水路乘輪船,來回都經寧波,所以到天一閣、天封塔等一遊。同行的有路秉傑、喻維國等。
8月
(1)《浣溪沙》詞一首賦答童寯老先生憶隨劉師士能(敦楨)、梁公思成遊揚州,匆匆十餘年矣。
(2)應國家文物局及安徽宣城縣革委會之邀,赴宣城勘查敬亭廣教寺(院)雙塔,同行者喻維國君。
10月
《宣城縣誌》完成。
本年度
《上海龍華古塔的塔基》完成。指導阿爾巴尼亞另一批進修教師。
考察了濟南、曲阜、泰安、聊城等地的古建築。
一九七五年
8月13日 出發到長沙,應湖南博物館之邀,為湖南全省考古訓練班講授中國建築史與古代建築鑒定,課畢,勘查古建築和文保單位,遊曆湖南山水,還曾複檢馬王堆棺槨並攝影,會見湖南老友和門生。約一個月,同行者陳秉釗君。
《湘中遊記及勘查鑒定》完成。
10月
《湘遊散記》完成,記遊湘見聞。
12月12日開始
應中國工業建築出版社要求,南京工學院建築係教師整理改編劉敦楨先生的《蘇州園林》一書,並為之定稿,邀先生參加討論。先生與劉師相知二十年,故盡己所知,暢抒己見,以充實此宏著。劉師之子敘傑君與先生聯床十天,相聚甚歡。
《整理改編<;蘇州園林>;》一文完成。
12月23日至24日
至吳江訪垂虹橋遺跡,去同裏訪計成後人,訪任氏退思園。同行者喻維國君。
《訪吳江同裏》完成。
本年度
《題為陳洛毅畫蘭》詩一首。
一九七六年
1月
《蘇州網師園》,發表在南京博物館《文博通訊》第23期上。
11月
《遊陽山大石》,遊陽山大石山,信此為環秀山莊之本也。同行者有官伍、曉旭二君。
12月
《讀<;養自然齋詩話>;劄記》完成。
本年度
《泰州喬君園》完成。
一九七七年
4月13日至5月12日
為應中國科學院之約,分撰《中國建築技術史》,有機會到福建各地調查,並應博物館所邀作報告,共一月整。5月12日回滬,同道者喻維國君。
4月
《閩南紀遊》詩一首。
夏
《閩遊記勝》和《閩中遊記》都完成。
8月8日 《江西貴溪的道教建築》完成。
10月
《揚州園林與住宅》一書完稿。
11月
重訪河南開封古城,寫《憶江南》詞七首:
(1)《汴園》。
(2)《鐵塔》。
(3)《上吹台》。
(4)《繁塔》。
(5)《龍亭》。
(6)《柳園》。
(7)《相國寺》。
《泰州喬園》附錄一、附錄二,發表在南京博物院《文博通訊》第16期上;修訂《揚州園林與住宅》。
一九七八年
2月
遊鎮江寫下《憶江南》詞五首。
5月
《蘇州環秀山莊》發表在南京博物館《文博通訊》第19期上。
在廣州參加廣州市城市建築規劃會並勘查廣州花塔等,寫詩七首,詞三首:
《羊城雜詩》七首。
《虞美人·羊城賓館信步》詞一首;
《臨江仙·勘查廣州花塔》詞一首;
《臨江仙·約觀琶洲塔》詞一首。
夏初
(1)到紹興,為明代大第宅呂府商討修理工程。“呂府十三廳”是先生1954年普查古建築時發現的,是國務院重點保護文物。
(2)到杭州,為西泠印社的整治籌劃。
(3)《杭紹行腳》完成。
(4)作《湖上憶鄭曉滄(宗海)、朱豫卿(家濟)二翁》詩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