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私募共贏:總經理PE融資讀本7(2 / 2)

第二,成長階段。

參照第二章內容根據投資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PE被分為不同的種類,我們平時見的最多的還是VC和PE投資。投資於發展早期的企業,風險較大;投資處於成長期的企業,風險相對較小。如果投資於Pre-IPO的企業,那麼就會產生較低的風險、較高的收益,所以也就會出現“群雄逐鹿”的局麵。

成熟的PE投資機構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整套投資理念和投資原則,不同的PE投資機構選擇企業的標準也不盡相同。企業在做出選擇時,要綜合考慮上麵三個法則,相機抉擇、審慎選擇。如果企業在某一家PE投資機構那裏沒有得到認可,也並不代表你的企業在其他PE投資機構那裏就沒有機會。

二、走出誤區,抓住機會

企業在進行PE融資時,還要走出幾個觀念的誤區:

1. 財務狀況不好

PE投資機構並不是最青睞財務狀況良好的企業!雖然它們在做盡職調查時會把財務調查作為一項比較重要的調查,但這並不意味著財務狀況好就會成為吸引PE投資基金的優勢。

企業有時候為了融得所需資金,會不自覺地粉飾自己的財務報表,希望它看起來“好看”一些。其實,對PE投資機構來說,一個財務狀況良好的企業,是不需要融資的,即使融資也會開出一個“苛刻”的條件。所以PE投資機構是否進行投資,考慮更多的是企業的成長性。

2. 管理水平不高

PE投資機構經常說:“投企業就是投人!”“寧願投資一流的管理團隊,二流的經營方案,也不願意投資一流的經營方案,二流的管理團隊!”這些話似乎成了它們的金科玉律。它們看重管理團隊並不代表要求企業具備很高的現代化管理水平,它們更在意的是企業管理者的誠信態度,以及企業家們是否具備一個成功企業家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誠實可信、有創業激情、堅韌不拔、思路清晰。

3. 存在稅務問題

即使很多民營企業在稅收方麵存在偷稅漏稅的問題,但PE投資機構也不會對它們嗤之以鼻。因為它們深知中國的民營企業的生存環境,也能夠理解企業在生存過程中所采取的各種手段,所有這些問題並不會阻礙它們對你的企業進行投資。不過,你還是要做好思想準備,因為要想達到上市這個目標,稅收問題最終還是要規範處理的。

尋找最佳PE投資機構

一、“多條腿走路”

1. 主動上門、自我推薦

如果你的企業還處在發展階段,並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或者還沒有達到一定的增長率,那麼這個時刻的你尋找的是VC而不是PE的話,采取這種方式是最恰當的。

企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通過報紙雜誌,收集PE投資機構的相關信息;也可以通過參加一些相關的會議,比如,出席一些地方政府或民間組織專門組織的聯係企業和風險投資家的商務會議;還可以運用網絡,隻要在搜索引擎中輸入“風險投資機構”,就可以獲得無窮無盡的相關信息;還有一些中介公司或服務性網站,它們也可以提供風險投資機構的名冊等。

根據上麵的方法搜集PE投資機構的信息,在選定比較心儀的幾家後,企業家們就可以主動聯絡PE投資機構了:可以打電話主動進行聯係,介紹企業的基本情況,最好促成登門拜訪;也可以將自己準備好的商業計劃書用郵件或郵寄的方式傳遞給PE投資機構。

2. 中間人介紹

PE投資機構大都帶有一種神秘的色彩,沒有宣傳,沒有廣告。在這個圈子裏做項目,大多靠的是人脈。

企業老總可憑借自己的人脈,如朋友引薦、熟人介紹等,也可以尋找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聯係PE投資機構。

采用中間人介紹的好處就是節省時間和成本,不需要像寄送商業企劃書那樣,寄出之後還要遙遙無期地等待對方回複。企業可以直接聯係到PE投資機構,較快地進入主題,效率比較高。

中間人也可以是一些專門從事風險投資行業的機構,它們不僅可以為企業和PE投資機構“牽線搭橋”,還可以幫助企業撰寫商業計劃書,提供信息和谘詢服務。專業中介機構就像獵頭公司一樣,可以為企業提供更為專業的服務,成功率非常高。但也有其自身的缺點:需要負擔較高的中介費;企業的商業計劃的保密性容易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