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私募共贏:總經理PE融資讀本5(1 / 3)

2. PE投資的分類

在理論上,PE投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PE投資泛指以非公眾公司的股權為主要投資對象的所有投資,包括從企業種子期到Pre-IPO各階段的權益投資,它包括了VC和狹義的PE。狹義的PE投資主要是指對處於創業投資後期,規模和現金流都比較穩定的企業的投資。無論是廣義的還是狹義的,都是投資未上市的公司,都要符合PE投資基金本身的特點。

按照企業的生命周期理論,可以將企業的整個生命周期大致劃分為以下幾個連續的階段:種子期、初創期、發展期(包括擴張期和穩定期)、成熟期和上市前期。

按照PE投資基金進入所投資的企業的不同階段,我們可以將PE投資劃分為天使投資(AC)、創業資本投資(VC)、發展資本(DC)投資、並購資本(Buyout Capital)、夾層資本(MC)投資,以及上市前資本(Pre-IPO)投資等。這些投資就是我們所說的廣義PE投資。而狹義的PE投資是廣義PE投資的其中一部分,主要針對已形成一定生產和經營規模,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已經進入相對穩定狀態,並能產生相對穩定的現金流和收益的非上市企業。屬於創業投資後期至企業上市前期的投資,它以企業的上市為主要目標和退出途徑。

(1)天使投資(AC,Angel Capital)。

天使,顧名思義,是善良的化身。之所以這樣稱呼它,就是因為它專門投資於原創的項目或者小型創業企業,也就是處於種子期或初創期的企業。天使投資人為處於萌芽中的項目或中小企業提供了一次性的前期“種子資金”。

天使投資基金的資金來源大多是民間資本,一般是由自由投資者或非正式風險投資機構對一些原創性、有創意性的構思,或者一些小型初創企業進行的前期投資。這些企業就像剛剛誕生的嬰兒一般,弱小但需要關愛,隻有像天使投資這樣隻求付出不求回報的愛心投資才可以幫助它們成長。

天使投資人是典型的“風險資本家”,他們資金充裕、敢於冒險,具備一定的投資經驗。他們既是投資者,又是管理者。比如,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就曾是一名天使投資人,他曾投資多項生物工程,扶持新興產業的成長。

傷不起的“天使”

讓我們回顧一下馮小剛2008年的賀歲片《非誠勿擾》的經典片段:海歸秦奮發明了“分歧終端機”,它能公正、和平地解決一切人類分歧。這個天才的創意被風險投資家範先生最終以200萬英鎊高價買走。在這個橋段中,範偉扮演的就是一個天使投資人。雖然看似荒誕的劇情,卻也道出了天使投資人的特點——在僅僅發現這是一個good idea的時候就進行投資。

劇中也借範先生之口淺析了他對風險投資的理解,那就是:“風險投資,顧名思義,就是越有風險越投資,沒有風險絕不投資!”

影片結尾用詼諧幽默的台詞生動刻畫了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白發蒼蒼的風投範先生聲淚俱下地說:“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機,讓我們趕上了,今年的經濟形勢,太不景氣了,五大投行黃了仨,賣什麼都賣不動!”這句經典台詞讓觀眾在莞爾一笑間領悟了風險投資這個領域的突出特點!

天使投資基金是最適合滿腦子都是各種idea卻苦於沒有資金支持的創業者。對企業來講,天使投資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對投資人來講,想做天使投資人,不僅要有一顆天使之心、一雙善於發現好創意的眼睛,更要有較強的承受風險的能力。中國私募行業呼喚更多的天使投資人的出現!

(2)創業資本(VC,Venture Capital)。

創業資本投資也稱風險投資,主要將資金投資於那些處於種子期與創業投資期之間的企業。具體來說,就是一個企業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品或服務,但還處在“鋪市場”“造影響”的階段,這時,企業的未來並不是十分明朗。VC投資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利,當然,投資風險也比較大。

一般來說,創業投資人主要專注投資於那些新興的、尚未形成生產規模,尚未產生大量正的現金流或現金流不穩定的企業,但這些企業具有發展潛力大、能快速成長、市場前景比較廣闊、有新型商業模式等特點。他們一般都能夠提供高附加值的技術、產品或服務。

VC投資基金的退出途徑包括並購和股權轉讓,有些VC投資基金也會在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後退出。VC投資基金投資企業的目的是為了在退出後能夠獲利,而不是為了管理或經營企業,所以它們一般不會掌握企業的控股權。

(3)發展資本(DC,Development Capital)。

發展資本,顧名思義,就是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必要的資金,企業得到的資本主要用於增加產量或研發新產品,拓展企業利潤空間。發展資本選擇的企業大都是處於產品較成熟,並且處於已經拓展市場的初步時期,這些企業隻要有資金資助,就會增加市場份額,並迅速發展成熟。

由此可見,發展資本這個概念並不能與VC和狹義的PE劃分出清晰的界限。在此我們姑且不做過多討論。

(4)並購資本( Buyout Capital)。

並購資本主要是通過收購企業的股權,獲得對該企業的控製權後,對其進行一係列的重組改造,在提升其價值後,出售獲利。不同於前麵的VC,並購資本一般需要取得被投資企業的控製權,在持有一定時期後出售。

在英、美等發達國家,並購資本才是PE投資基金的運作和退出的主流方式。

(5)夾層資本(MC,Mezzanine Capital)。

夾層資本是一種介於股權投資和債權投資之間的投資類型。其風險和收益也介於兩者之間。它一般投資於成長型企業,用於兩輪融資之間、上市之前的最後衝刺階段。最常用的方式就是發行可轉換債券和可轉換股票。

彙源果汁——在“夾層”中壯大

2006年7月3日,達能亞洲有限公司、美國華平投資集團、荷蘭發展銀行和香港惠理基金四家機構共同向中國彙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投資2.22億美元,此次投資采取夾層投資方式。彙源共向這四家投資者發行了2000萬美元的可贖回可轉換債券和6500萬美元可轉股債券,後來又向達能亞洲發行每股麵值為0.01美元,共計22.5萬股的可換股股份,按估價合計為1.3725億美元。四大投資者共獲得彙源35%的股權。

在此之前,彙源已經進行了兩輪融資,都是采取向產業投資者進行股權融資的方式,但均以失敗告終。此次夾層融資是彙源上市前的最後一輪融資,與前兩次不同,在引入產業投資者的同時,還引入了私募基金的加盟。

2007年2月23日,中國彙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股票在香港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