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為了晚上能多睡會,我總是早早就上床了,清晨醒的早也要賴在床上希望能多睡一會。醫生說了,這種生活方式是錯誤的。以後,我隻有在有睡意的時候才上床,如果躺在床上20分鍾還沒能睡著,我就馬上起身,等有睡意了再重新上床……久而久之,我晚上一躺在床上就會感覺有睡意,自然而然進入夢鄉了……這種感覺真好,我要繼續保持……
C:
以前我喜歡利用空閑和周末的時間拚命補覺,以致把我的生物鍾都打亂了,晚上經常失眠。其實睡眠不是糧食,是不能儲存的,所以平時積攢太多也沒用。以後,我隻在晚上才睡覺,第二天起床時間保持跟平時一致。如果前一天實在睡的太少,我可以在中午睡上半小時到一小時……總而言之,我要保持穩定的生物鍾,一定不能隨意打亂……
D:
很多大藝術家的靈感都來自夢境,而且做夢是睡眠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做夢一點都不可怕,根本不用當成一種負擔,我隻要心態放輕鬆,說不定我也能從夢境裏找到成功的靈感呢……
E:
醫生說,安眠藥物有很多副作用,而且容易上癮,我發覺自己已經對它產生一些依賴了。其實要改善睡眠有很多方式,不一定要吃藥,我相信,自我催眠後我失眠情況就會改善很多,效果跟吃藥是一樣的……恩,就是這樣,自我催眠後,我會產生強烈的睡意,睡意越來越濃,我馬上就要睡著了……
(2)情緒問題造成的失眠
失眠者常伴隨多種情緒障礙,負性情緒會導致人失眠,而失眠又進一步鞏固了這些負性情緒體驗。常見的引起失眠的情緒因素有:誇大、抑鬱、焦慮、恐懼、內疚、興奮等。
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和一顆平常心,即使人生無常,依然可以夜夜好覺。
參考腳本:
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碰到一些不順心甚至失敗的事情都是正常的,但是隻要我能保持樂觀積極的態度,勇敢麵對生活,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愉快生活。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不要讓我的腦袋裏裝滿了這些懸而未決的事件。現在,我隻要美美地睡上一覺,明天一早一定會精神抖擻,可以全神貫注地投入生活,從容不迫地解決問題……是的,所以為了更好的明天,我現在要睡了,馬上就要睡著了……
失眠者通常都有誇大失眠程度的心理傾向,不是高估了睡眠潛伏期,就是低估了自己的睡眠時間。
參考腳本:
我發現我一直在誇大自己失眠的程度,我以為自己整晚整晚都睡不著,始終保持著清醒狀態,其實不是這樣的。家人朋友都說,有時候已經聽到了我進入夢鄉後平穩的呼吸聲,甚至還有輕微的鼾聲,以前隻是我自以為通宵未眠……事實上,臨床研究發現,失眠再嚴重的人,一夜之間總還有一些短暫的睡眠存在……我也一樣,一夜總有睡著的時候。所以我根本不必擔心,睡眠是人的生理需求,我隻要順其自然,像現在一樣,全心放鬆,享受睡眠自然到來的過程……
比失眠更可怕的是怕失眠。失眠者對上床睡覺有一種心理恐懼,潛意識裏出現對“上了床便睡不著”這一情境的期待心理。
參考腳本:
因為失眠,我焦慮、抑鬱、消極,這都是因為過分地誇大了失眠的可怕。現在我知道了,失眠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怕失眠。現在,我隻要全身放鬆,跟隨我的深呼吸,在吐氣的時候把我的消極情緒統統吐出去,那麼我就可以輕鬆入睡了……是的,下麵我就把注意力集中到深呼吸上,然後緩緩地呼氣……
對於自己犯下的種種錯誤,人們總是感到內疚自責,耿耿於懷。沉浸在懊悔內疚的情緒和更改往事的幻想中,往往夜深人靜仍然難以入眠。
參考腳本:
是的,今天真的是太難堪了,工作多年的我居然還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主持會議的時候,當著全公司員工的麵將王總介紹成了陳總……現在隻要一回想起那一幕,我還是忍不住麵紅耳赤渾身燥熱,說不出的難受,晚上我徹夜難眠,一遍遍地回想著當時的情景,幻想如果時間能夠倒流,我一定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可是,我應該看到,已經發生的事情再也無法更改,我的幻想隻讓我愈發自責了……其實換一種角度想想看,這件事情也提醒了我,提醒我以後在工作時一定要全神貫注,精力集中,不要再重演今天的故事……而且,仔細回想,當時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在意我將老總的姓氏介紹錯了,大家都很自然地繼續下麵的程序,老總甚至還諒解地朝我微笑了一下,暗示我不用太在意……恩,我想,是我自己把事情看得太嚴重了……是的,最關心我表現的人就是我自己……現在,我可以放鬆下來了,讓這件事情自然地過去,明天,我會以飽滿地熱情開始一天的工作……好的,沒有尷尬,沒有難堪,我還是以前那個我,現在,我要好好地睡一覺,明天,我會神清氣爽地去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