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九月創業,急事慢做 (4)(3 / 3)

新東方要保障自身的安全,就不能缺乏自控意識和防範意識。俞敏洪認為新東方的管控力體現在:發展戰略、品牌和上市的承諾,與投資人的期待、與新東方的理想保持一致。

很多企業上市之後,在自我膨脹過程中一步步走向歧路。俞敏洪也曾杞人憂天——萬一哪天全國人民不學英語了,新東方就沒了。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危機感,新東方不得不嚴肅思考產業拓展、品牌延伸的大問題。

依照俞敏洪的性格,他絕對不會為了獲得10億元的融資,而給投資人講述一些誇誇其談的“故事”。在一次新東方內部會議上,俞敏洪曾說:“新東方融資10億元,投資人會過問你這筆錢怎麼用?我們會說投到短期英語培訓和少兒英語培訓領域,而投資人會繼續問你怎麼投?精明的投資人會事先打探清楚那些產業的資金需求規模。即使新東方說辦基礎教育學校,投資人也會非常容易地了解到辦一所學校究竟要花多少錢。所以,給投資人講‘故事’,一定要真誠,一定不能忽悠。”

行動指南

成就“誠信即財富”的境界,需要企業家真誠的經營態度和正直的經營行為。

9月28日

領先半步就是競爭力

當一個商業模式沒有實際競爭力的時候,當沒有品牌、專利等競爭利器的時候,取勝的唯一辦法就是把服務和渠道做到最優。就像我所從事的教育培訓,其實我也沒有任何與眾不同的競爭力,所以如果我想贏,就需要在某個領域比別人做得更好,不一定要好多少倍,有一點點就可以。就像爬山一樣,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和最後沒有成功登頂的人相比,可能就差那麼一點點。我曾經問過王石,為什麼寧可不要命也要爬上峰頂?王石說因為差那麼一點點就差了一輩子啊。偉大與平凡,隻有一線之差。

——摘自2008年俞敏洪在中央電視台《贏在中國》節目中的點評

背景分析

2005年,新東方邀請品牌管理專家、媒體人士低調召開了一次“品牌戰略溝通會”,探討新東方如何進行品牌思考與定位。那時新東方品牌已經存在了12年,俞敏洪的迷惑在於如何更加清晰地塑造新東方品牌,如何更加明確地發展新東方品牌?

彼時,新東方的資本運作已經進入到關鍵階段,走向美國資本市場的戰略行動也已蓄勢待發。上市前夕,身為新東方管理層最核心的人物,俞敏洪認為新東方英語培訓擴展到25億元的規模,就算是非常幸運了。事實上,如果新東方英語培訓每年有10億元收入的話,就已經能夠當仁不讓地保持行業領導地位。因為英語培訓的門檻其實比較低,任何一個具備一定資金實力,擁有一定英語教學能力的人都可以去注冊一家培訓機構,都可以招100個學生來上課,這是英語培訓產業的真實現狀。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能夠每年保持15%~20%的增長率,並且連續增長5年,俞敏洪覺得是新東方的運氣。

早年為了突破發展的瓶頸,王強提出要圈地,雖然地最終沒有圈成,卻為新東方明確了產業發展方向。現在的新東方,培訓項目從少兒英語到成人英語,品類齊全、科目眾多,英語一定是新東方永遠的主業。但是,新東方的中小學要不要從一個增加到兩個、三個,新東方的職業教育怎麼發展?當俞敏洪發出以上追問時,他開始意識到盡管中小學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都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因為回報率低,所以這些商業模式也許並不適合新東方。

新東方到底想要什麼,新東方到底是什麼?俞敏洪認為,新東方的核心競爭力是英語培訓加勵誌。

行動指南

在創業過程中企業的整體戰略運作能力非常重要,否則即使有發展前景,但如果企業的運作能力有限而做不到,或者說做得不徹底,同樣可能招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