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九月創業,急事慢做 (1)(3 / 3)

背景分析

“大拿”,是北京語言體係中較口語化的詞,地域色彩鮮明,意指那些在某些方麵具有一定特長與權威的能人、高人。

早年創業時期,俞敏洪是分批次、遞進式引進“大拿”,恰似水泊梁山聚義,能人越聚越多,事業越做越大。通過此種方式,俞敏洪在新東方內部建立起相互牽製、均衡的組織結構。創業早期,俞敏洪給授課教師高薪,同時自己積極準備所有的教學科目,以應對老師炒他的魷魚。發放高薪為的是留住“大拿”,自己備課為的是提防“大拿”。俞敏洪雖不是精於權術之人,但在如何馭人方麵,也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盡管俞敏洪在拉攏、防備“大拿”方麵煞費苦心、大費周章,但是依然被授課老師造過反。因為俞敏洪不會教GRE考試的邏輯與數學課程,新東方曆史上出現了兩次嚴重的老師造反行為,後來,新東方GRE考試的邏輯與數學課程被取消了。

挨至今日,隻要“大拿”們不是集體造反,俞敏洪就沒有太多危機感。畢竟,個人英雄主義的草莽時代早已一去不複返。

商業模式可以模仿,但個性張揚、人本主義、團隊製勝的基因無法複製。在高度同質化的教育培訓機構競爭中,獨特的團隊魅力與能力,是另一層麵的核心競爭力。

行動指南

人與人的合作不是人際關係的簡單疊加,而是要複雜、微妙得多。“大拿”進入企業後,要善於在糾纏不清的關係網絡裏建立信任,與公司實際控製人共同營造互信的平台與機製。

9月7日

遠離“非正常死亡”

企業生生死死是常事,但最好不要“非正常死亡”。要鼓勵更多的民營企業存活下來,發展壯大,形成良性循環。

——摘自2009年9月俞敏洪在雲嶺經濟暨企業領袖高峰論壇上的演講

背景分析

俞敏洪對網絡遊戲和保健品這兩個產業嗤之以鼻、深惡痛絕,“我絕不會去做史玉柱的那些生意”,但他又格外欣賞史玉柱,巨人的“死去活來”,讓他心存敬意。

2001年2月,著名的失敗者史玉柱重現江湖。史玉柱總結這些年隱姓埋名謀求東山再起的感受,用了兩個字,一個是難,一個是苦。彼時,史玉柱信手寫了一篇短文《民營企業的13種死法》,曆數創業創富的辛酸與屈辱。

史玉柱一直認為自己運氣好,但凡抵臨絕境總會如有神助、化險為夷,早年的他曾經把市場當成賭場,信奉“數字就是規模、速度就是效益”。頭腦發熱的他以令人驚詫的速度將巨人大廈由19層一步步推高至70層,然後又快速“倒塌”。正是這種“非正常死亡”,徹底埋葬了史玉柱的所有夢想。巨人的倒下,成為中國企業史上最具警示意味的“大敗局”。

“擺脫開,擺脫開,粘染上洗幹淨很不易;持得住,持得住,掉下去爬上來甚為難。”這是閻錫山閉眼之前給自己寫的一副挽聯,馮侖把這兩句話輕輕鬆鬆、不帶任何貶損地贈給了複出的史玉柱。掉下去,爬上來,都是尋常事,洗不淨也無妨,不洗就是,人生亦是如此。如果用一個字形容史玉柱,那就是快。巨人集團的發育與成長、裂變與壯大,都是超常規的。憑借一種充滿爭議與非議的保健品,史玉柱的個人命運急速反轉。

在史玉柱的字典裏,賭徒是個褒義詞。他曾經直言不諱地說:“我就是賭徒,這無所謂。什麼叫賭?無法預知結果,隻能憑借自我感覺做的事情都屬於賭博。隻要投資,你就很難預期未來,所有的經營企業者都存在賭博的成分,除非你把錢存銀行吃利息,那就不用賭了。”

行動指南

願賭服輸是一種境界,一種修為,必須建立起“以我為主、以變應變”的企業戰略,以避免在輿論追責、產業震蕩、資本衝突後,經受危局。

9月10日

把大事分解成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