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篇 區域發展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衛生事業的必然途徑(二)(1 / 2)

(三)通過對疾病譜、死因譜研究,在不同地區以及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由於各種社會經濟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疾病有著不同的發展規律,呈現不同的曲線。

傳染病方麵,根據1987年資料分析,在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開始呈現出波形曲線。從區域比較來看,經濟發展較慢的麻城市,總發病率為750/10萬,經濟發展中等的昆明、嶽陽兩市分別為303/10萬和311/10萬,經濟發展較快的蘇州、常州兩市分別為608/10萬和687/10萬。其中,蘇州市區為960/10萬。三類地區平均值的相互比數為2.451:2.1。其中,腸道傳染病發病率分、別為675/10萬、224/10萬和621/10萬,所占比重為90%、72.1%和95.8%。以1984年全國平均發病率401.8/10萬相比,也呈現、高、低、高波形曲線。在區域內部,據蘇州市區1981—1987年資料,傳染病總發病率和腸道傳染病發病率也呈不規則的波形曲線,說明在經濟發展的動態過程中,對健康的發展既有效應的一麵,也有因為經濟發展與社會文明不同步而產生負效應的一麵,兩個效應的不同迭加,導致了傳染病的波形發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人口流量的增加,村鎮都市化的發育不全,是造成傳染病擴散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與貧困地區的傳染病高發,在病種及傳播途徑上均有不同的特點,因此,防治對策也應有所不同。

職業病危害則呈相反趨勢。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呈現“低一高一低”鼓形曲線。據麻城市調查,縣以上企業職工塵毒接觸率1984年為31.6%,1986年上升為52.3%。1986年嶽陽,蘇州兩市、別為41。7%和192%。形成鼓形曲線的主要原因在於產業結構的改變與選擇。在工業起步階段,一般以當地原材料加工為主,塵毒作業人數較少。在擴大產業的過程中,則大多接受大城市產品擴散,發展化工、機械、製革、紡織等工業,導致塵毒作業人、數的顯著上升。在工業比較發達的地區,產業結構重點轉向高技術產品的開發,塵毒作亞的人數比例相對下降。因此,職業病防治也必須根據不同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采取不同的對策。目前,鄉鎮工業方興未艾,城市工業向農村擴散的趨勢仍在繼續發展。因此,廣大農村,特別是經濟不發達地區,在發展工業的過程中,更要重視工業塵毒的防治。

死因譜變化方麵,由於環境汙染和生活節奏加快等多種因素,近年內,腫瘤病的死亡比例呈坡形曲線,逐年上升。據麻城市1979年與1986年統計,腫瘤病死亡人數分別占死亡總人數的9%和8.7%,同居當年死因的第4位。蘇州市1973年到1986年統計,腫瘤死亡率每年都保持在22—24%之間,連續14年,同居當年死因第一位。又昆明市調查,在城區人口死因譜中,腫瘤占20.5%,居第2位;近郊區的腫瘤死因占5.6%,居第5位;縣的腫瘤死因占4.3%,也居第5位。提示了腫瘤病人的死亡率與經濟的發展,包括產業結構的改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應密切重視腫瘤發病機製的研究,根據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防治對策。

地方病的病種,由於致病因素的不同,也有區域性特點。朝陽市有67個鄉334個自然屯屬於高氟病區,有氟病患者7.6萬人。還有地甲病8.1萬人,地克病1151人。有10個鄉1527平方公裏麵積發現鼠疫疫源。麻城市地甲病、克汀病和地方病的發病率也高達10.65%,1萬和21.5%。其中,地甲病的區域分布為山區12.8平原11.1%,丘陵7.4%。嶽陽市地處洞庭湖、長江之濱,地方病以血吸蟲病為主,全市有血吸病蟲人71071人,居民患病率為4.28%,急性感染率為1.5/萬。有晚期血吸蟲病1672人。蘇州市解放前也是血吸蟲病嚴重流行地區,所屬昆山,吳縣,吳江三縣的患病率均居全國前10位之列。全市曆史有螺麵積4.1億平方米,累計病人102.6萬人,1978年基本達到消滅標準。病人3976人。絲蟲病和瘧疾也分別達到基本消滅的控製指標。重點在於鞏固地方病防治的成果。

二、根據不同的區域實際,確定不同的發展目標和戰略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工作方針,這是我國幾十年一貫堅持並被實踐證明是正確的一條思想路線,也是各地研究區域發展的一個基本的指導思想。七個市的衛生發展戰略也具有“一個目的、多種模式”的特點。

(一)不同地區對戰略重點和戰略目標的選擇根據我國現階段處於初級階段的特點,七市發展戰略都強調以預防為主和人才培養為重點,但對具體目標和實施途徑的選擇,仍有較大的差異,顯示了不同的區域具有不同的戰略思考和決策。經濟比較貧困,衛生資源比較貧乏的麻城、朝陽兩市,在堅持預防為主和人才培養為重點的前提下,考慮到城鄉居民醫療保健需求的增長,強調了發展外延的戰略,以期到本世紀末在床位和衛技人員數量上逐步接近發達地區的水平。以千人床位數計算,麻城市規劃從1.89張增加到3張,接近蘇州市1986年水平;朝陽市規劃從3.25張發展到4.09張,略低於昆明市1987年水平。千人衛技人員,麻城市規劃從1.93人發展到12人,朝陽市規劃從3.3人發展到4.63人,相當於1987年蘇州、昆明兩市的平均水平。經濟水平中等的嶽陽市,提出了適當發展外延,重點開發內涵的戰略,規劃到2000年千人床位從2.34張發展到2.92張,千人衛技人員從2.34人發展到3.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