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市衛生區域發展比較研究
為了進步推動我國衛生發展的理論研究,在中國衛生發展理論研究會的組織下由蘇州市衛生局牽頭,朝陽、嶽陽、麻城、蘇州、常州、溫州、昆明七個市衛生局聯合發起建立衛生區域發展研究所,並在各自研究基礎上著重對我國衛生發展的區域性問題進行聯合研究和比較研究,為參與區域性衛生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反映了我國衛生發展的理論研究由全國性研究向區域性研究深入;由基礎研究向應用研究深入;由單層次研究向多層次研究深入。
一、衛生區域發展理論研究是深化衛生改革的重要課題
(一)衛生改革的實踐需要有科學的區域發展理論為指導
近年來,發展理論的研究已成為世界各國共同關心的一個熱門課題,衛生發展的研究亦已經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法,就不同的範圍,展開了多層次、多學科的研究。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經濟和文化發展很不平衡,地理環境,交通條件和衛生資源的分布也很不一致。隨著改革的深入,所有製結構也出現變化,因此,衛生發展和衛生改革都不可能一個模式,必須依據---定條件,反映不同區域特點為基礎,製定不同的衛生發展戰略,更需要有區域發展的思想和相應的科學理論體係,來指導不同區域的衛生改章和衛生建設的發展。衛生區域發展理論作為衛生發展理論的一個組成部分也被列出並作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理論為人們所研究。它以一定條件的地域和衛生活動過程為研究領域,從多側麵研究衛生區域的特點及其形成、發展的規律,對於指導各個區域的衛生發展和衛生改革,已顯示出積極的作用。
七個市的研究表明,多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我國衛生事業建設和衛生改革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也存在一定的失誤。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指導思想上缺乏區域發展的觀念,沒有能夠按照不同的區域特點,提出不同的發展目標和戰略。尤其在農村的基層衛生組織和醫療製度改革等方麵,往往存在一刀切現象,影響了基層衛生事業的發展和農村醫療製度的鞏固。因此,進行衛生區域發展的理論研究,是衛生建設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對多年來衛生改革的實踐總結和反思。隨著衛生區域發展理論研究的發展和深入,必將進一步對我國衛生改革和衛生建設的發展產生更大的影響。
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我國衛生改革、衛生建設中所而臨的各種實際問題,衛生區域發展理論研究具有廣闊的天地和持久的活力。在整個衛生發展理論研究領域中,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和研究的領域。
其主要特征為:
1.局部性:衛生區域發展理論研究的局部性,取決於衛生區域發展的局部性,這是與全國衛生發展理論研究的整體性相對而言。反映在無論從何種標準來劃定衛生發展區域,最終反映出來的必將是帶有局部特色的發展模式。衛生區域發展理論研究雖然在研究領域上不隻局限於某個區域的發展戰略以及區域內部經營機製的研究,而重點在於對各個不同區域的衛生發展進行綜合研究,但就全國性整體研究而言,仍然具有局部特征。
2.多樣性:由於各地經濟水平、產業結構、地理條件、文化習俗、衛生資源等具體條件的不同,必然形成城市與農村、沿海與內地、山區與平原、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之間以及具有民族特征的多種多樣的衛生區域發展模式,因此,衛生區域發展理論研究也必然具有多樣性特征。包括對不同區域、不同層次、從多種側麵進行理論探索。
3.低階性:衛生區域發展理論研究較之於整體性衛生發展理論研究而言,其研究領域相對較小,研究角度也要低一個階梯,是在衛生發展理論領域進行較低層次的研究。
4.具體性:衛生區域發展理論研究以區域為基礎,采取理論聯係實際的研究方法。因此,在諸如區域性發展目標及依據,戰略模式,戰略重點、戰略步驟、戰略措施等方麵的研究要比整體性的衛生發展理論研究具體得多,有更多的針對性。
5.相關性:衛生區域發展理論研究在總體上受衛生發展理論的指導,通過實踐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擴充衛生發展理論的內涵,促進衛生發展理論的深化,具有互相影響、互相促進的作用。
其研究對像,包括:
1.劃分衛生發展不同區域的條件。即劃分衛生發展區域的理論依據。
根據我國情況,大體上有以下幾種條件可以作為劃分衛生發展區域的依據:
第一,以行政區域為衛生發展區域。這種劃分方法簡便,容易建立協調關係,也相對容易建立領導中心來推進區域衛生發展,規模的區域劃分,有利於提高區域性衛生事業的整體功能,協調城鄉之間的衛生發展。因此,衛生發展區域的劃分一般應以地(市)為單位(包括城市、農村)為宜。
第二,以經濟條件來劃分衛生發展區域。根據各地經濟水平不同,分別確定若幹標準,劃定若幹區域。如經濟發達地區,貧困地區等等。這種劃分方法,可以使相同經濟水平的地區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也可以使不同經濟水平的地區,製定不同的戰略,進行不同的評價。
第三,以地理條件劃分衛生發展區域。如沿海地區、沿江地區、湖區、山區、鐵路沿線地區等。這種劃分方法5可以根據不同的地理條件和人口分布,研究機構布局,製定不同的戰略。
第四,以文化習俗劃分衛生發展區域。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有自身的傳統文化、傳統習俗及傳統醫學,這些,也為衛生發展提供了不同條件,其衛生發展也有其不同的特性。這種劃分方法,有利於根據不同民族的特點,製定衛生發展戰略,推動民族醫學的發展。
第五,以衛生資源分布情況劃分衛生發展區域。這種劃分適用於某些項目的衛生發展,如以原大區劃分的醫學教育機構和生物製品機構等衛生資源,也構成特定的衛生發展區域,這樣劃分,有利於根據不同區域,進行機構配置,製定發展戰略,強化網絡係統。
鑒於區域劃分條件的多元性,在某一區域內部,還可以用多種方法進行區域劃分。例如,在某一行政區域內,可以劃分為經濟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山區和平原地區;漢族和少數民族地區。在某一經濟區內,也可以按照行政區域,製定相應的衛生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