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聽了這件事後,心裏很不是滋味,決定一定要上基地看看。

蘇門答臘國一個港口的基地早已經衰敗不堪,隻有幾處殘存的中式建築還留存著當年的一點影子。

鍾離看了心裏一個勁地冷笑:這些小國,當初見了強大的鄭和海軍,膽戰心驚,後來隻不過是大明的船隊不來了,他們居然就敢擠兌這些基地的兵。

如果這件事不處理好,那麼今天跟著的他的留守基地的兵也會這麼擔心,萬一哪一天朝廷把他們忘了怎麼辦?他們會不會也會淪落到這些人一樣的悲慘呢。

鍾離還聽說,因為大明海禁,東南沿海一些人漂洋過海謀生,在當地是被人歧視,這個蘇門答臘包括附近的爪哇都存在這種情況,鍾離不由地皺起了眉頭,他絕不能容忍華夏人在別的地方當二等三等人,還是那句話,華夏人一般來說都是吃苦耐勞的人,不應該受到歧視,鍾離的要求很低,他們和當地人一樣就行。

鍾離的船隊要靠岸邊時,遭到了當地武裝的拒絕,他們迷迷糊糊的顯然沒有意識到這種嚴重後果,因為鍾離隻帶著兩艘中型戰船前來,就是看看這些番邦小國的態度。

鍾離直接命令中型船的開炮,前麵說過,鍾離打算到了紅海時,打算疏通尼羅河的古運河從地中海去英吉利,那樣隻有中型船能走,因此,他特意囑咐加強了中型船的火力配備,因此,中型船雖然看著體積小,但是火力一點都不弱。

轟隆轟隆幾聲炮響,碼頭上的武裝亂作一團,一個拋包大彈弓拋出的火藥包淩空爆炸,這火藥包剛剛被安二改良過,裏麵除了鐵砂珠子之外,還有子母彈,就是微型的手雷,它們被分散開去的時候,再次爆炸,仿佛周邊被扔了滿天滿地的鞭炮一樣,炸的人無法躲藏,這種子母彈是陶瓷的,就跟茶碗大小,瓷片亂飛,傷人很厲害。

不到五分鍾,那些地方武裝死傷不少,活著的拚命逃竄,就恨爹娘少生了一條腿一般。

炮聲一響,鍾離的後續大部隊跟了上來,三十多條船嗚嗚泱泱的,場麵十分嚇人。

魏不群和常慶波各帶著一千人馬,浩浩蕩蕩在碼頭及周邊站隊,遠遠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旌旗招展,當地的頭領嚇得騎著驢馬奔逃,隻有個別居民沒逃走。

倒是原來基地士兵的後裔,聞聽大明來了海軍,都從四麵八方圍了過來,見到大明士兵,這些人嚎啕大哭。

他們捧出了紙張已經發黃發脆的一個花名冊,另外還有一本謄寫的花名冊,還有一些破爛不堪或者陳舊的甲胄和袍服,一些腰刀等物品,來證實那個百年之前的基地還有他們這些後裔。

鍾離找了他們一個頭目,一個曾孫輩的人叫郭望北,聽這個名字,就知道這些人對故土的懷念。

有很多人是當地的女人成了家,但是後裔都會講漢語。

鍾離讓郭望北把所有的後裔召集起來,每家派一個代表,和花名冊相對應,當初的駐軍有二百多人,現在有後裔的不足一百三十人,好在這些人死後都有一個集中的墓田,這些人都能有個名姓,他們的後裔延續著集體保護的傳統,定時祭掃。但是,現在人越來越分散,當地的豪強幾次想把墓田平了種地,這些人苦苦抗爭,眼看就要撐不下去了。

鍾離給能找到後裔的人家,每家發了五十兩銀子作為撫恤。以後每年都有撫恤。他們中有願意當兵的,隻要基本合格,可以繼續當兵吃糧,還做這個基地的兵。

郭望北看著那烏呀呀的戰船,說:“陛下,我們期盼大明船隊很多年了,真是流淚都哭瞎了眼睛。我聽老人講,當年的鄭和大老爺下西洋,那戰船可是有幾萬人的規模,那是何等威風,當地的豪強都紛紛跪拜,可是,即便這樣,不知道為何朝廷沒了音訊,空留下那些老祖宗們一年年一代代的苦盼,這次您來了,可是您帶著船隊走了,當地人不還是欺負我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