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離還讓魏不群代表他和呂宋國王簽了一份協議,協議上各條款寫的明明白白,雙方簽字畫押,各存一份。
喬治十分的虛弱,隨船的醫生給他開了藥,廚師專門給他們做了可口的飯菜。
呂宋國王為了表達歉意,專門拿出了五十兩黃金作為補償,還給了鍾離船隊贈送了一些水果蔬菜。
一切安排妥當,休整了一天之後,鍾離命令船隊開拔。
呂宋國王帶著群臣前來送行,這一次的態度明顯謙恭多了。鍾離說:“呂宋國王,要教化你的臣民,要勤勞致富,不要懶惰,眼睛不要光盯著華夏人積累的財富,他們也是早起晚睡省吃儉用積攢起來,要學習他們這種品德,而不是惦記怎麼搶了他們的錢財,那樣想,對他們個人來說,隻能等著坐牢砍頭;對於一個小國來說,無異於挑戰大明自尋滅亡,切記!”
呂宋國王誠惶誠恐地點頭稱是,這一次,鍾離無論從言辭上還是在行動上,都給了他足夠的震懾。不要說,過幾天會有增援人員趕來,單就是目前這區區四十人,加上當地華夏人組織起來的華夏功夫隊,足以掀翻他的王位。
在南海航行,凡是經過的大的島嶼,隻要沒有大明漁民的,鍾離都要讓人在上麵樹碑,並登記在冊。
為了節約時間,石匠們在船上就提前鑿刻一些好一些石碑,到時候,直接放到島上樹好就是。
這一日,船老大報告,已經到了占城國地界,鍾離下令靠岸補給點水,然後收購占城稻米補給船用。當地盛產稻穀,稱“占城稻”,為稻穀良種之一,宋時傳入我國;鄭和下西洋後,占城稻在我國長江、珠江、閩江流域大麵積引種、推廣。
鍾離如法炮製,把在呂宋的那一套也搬到占城來,設立補給基地,派一個排把守,當地的華夏人成立華夏功夫隊,莫小二負責後續的增援,也是一個連的建製,附帶兩艘中型戰船。
鍾離對魏不群和常慶波說:“占城位於安南的中南部,朕在這裏楔上一顆釘子,安南國前些年被毛伯溫將軍親征過,現在服帖了,但是不能掉以輕心。有了這套措施,朕隨時可以南北夾擊它。異族之人其心未必異,但是收服他們隻有利益和恐懼,要讓他們得到好處,因為有了好處他們才願意服從你,同時,還要有足夠的武力,他們因為恐懼而不敢造次,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仁政不是軟弱無原則,殺伐一定要果決!”
艾麗斯和珍珠在一邊聽得格外仔細,不停地點頭。她們兩個現在是抓住一切機會提高自己的領導才能,以前指靠鍾離,以後就要靠他們自己了。
占城國對大明比較友好,常慶波帶人收購了堆積如山的占城大米,物美價廉,很是滿意。
補給完之後,大船繼續航行。休養了幾天的喬治,身體開始恢複,氣色也好多了。
作為鍾離的長輩,鍾離也會經常去探望他。喬治告訴鍾離,過了滿刺加海峽,那邊的航道他很熟,可以和幾個水手作為向導。
鍾離和他們幾個聊了聊,當年他們就是繞到好望角到達印度洋的,但是好望角風高浪急,十分凶險。
鍾離問喬治知不知道尼羅河的古運河?喬治搖搖頭說,地中海他去過,但是不知道這條古運河。
船隊航行數日後,到達了滿次加國,隔著一條海峽就是蘇門答臘國。
滿刺加國曾經被暹羅國欺負,不得已他們投靠了大明,成偉大明藩屬國,雖然最近一段時期和大明聯係不那麼緊密了,但是暹羅還是不敢再招惹滿刺加,因為大明和暹羅接壤,生怕惹惱了大明被大明從陸地上攻擊,滿刺加得以自保。
這一次,聽說大明皇帝親率船隊巡洋,滿刺加國上至國君下至臣民,都很是高興。
鍾離在接見現場,親自授予滿刺加國王黃羅傘,並發布詔書,再次確認滿刺加國大名附屬國的地位和現任國王世襲罔替的章程,滿刺加國王大為激動。
因而,不用鍾離開口,滿刺加國王就主動提出大明在滿刺加的港口駐軍的請求,鍾離正好順水推舟,答應在滿刺加駐軍一個連,配備兩艘中型戰船,仿占城和呂宋的做法,提拔一個排長任連長,先率領一排人駐守,莫小二隨後派來援軍。滿刺加的華夏人也和前麵的一樣,成立華夏功夫隊,這樣大明的影響力大增。
船隊駛入滿刺加海峽,鍾離得知在蘇門答臘國有一處鄭和時期的基地,這裏曾經是鄭和下西洋時補給修理船隻的基地,後來明朝實行海禁之後,這裏駐守的士兵和大明失去了聯係,隻好在當地苦守,無奈長時間大明不來聯係,當地的蘇門答臘人開始欺負他們,他們苦苦支撐,最後不得和當地人妥協,基地被占領,但是這些大明士兵的後裔還在那一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