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郭望北的話,鍾離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很理解他們的擔心,畢竟他們在這裏苦苦等了幾代人,要不是一代人一代人的堅持,大概早就忘記了他們是基地士兵後裔的事兒了啊。

鍾離站到高處,深情地說:“老郭,老鄉們,你們的心情朕很理解,你們的擔心朕也很理解。你們幾代人漂泊他鄉,受盡欺負,苦苦支撐,總算是等到了大明船隊的歸來,你們的祖先們去世了,當年的鄭和大人他們也去世了,但是,畢竟你們還沒忘掉自己是大明基地將士的後裔,今天,朕親自帶著戰船來看望你們,來接你們回家了。這樣吧,你們願意回大明的,等到我們回來的時候,你們搭乘戰船回去,願意留下來的,大明也不會虧待你們。朕就告訴你們一句話,現在大明國內安定富裕,不是鄭和下西洋時,國內百姓稅負沉重到了民不聊生的那個樣子了。大明現在富有四海,這次來的路上,從呂宋到占城到滿刺加到蘇門答臘到過幾天就去的爪哇,朕都重新設立了基地,組織起了當地的華夏人成立華夏功夫隊,就是要和當地人平起平坐,誰敢欺負華夏人,朕決不答應!”

郭望北流淚了,帶著鄉親們鼓起了掌。

這時,一個地方官員帶著一些士兵打著旗子,膽怯地叫喊著靠了過來。

郭望北說:“他們在喊叫,是當地的官員,來和大明談判的。”

魏不群一瞪眼,對郭望北說:“你告訴他們,讓他們過來跪拜大明皇帝,否則,把他們掃平。”

郭望北一喊,那個官員果然戰戰兢兢地跑了過來,一看黃羅傘蓋下的鍾離,納頭就拜。

魏不群說:“一百年前,我們大明在這裏設立了基地,爾等為何不加以幫助和修繕?”

那個官吏說:“小的那時候還沒出生,根本不知道這回事兒。”

鍾離喊住魏不群,對那個官吏說:“速去把你們的國王召來見朕,三日之內不來,朕將踏平海島!快去吧。”

那個官員看著威風凜凜的大明軍隊,走路都哆嗦。

那個官員還沒走遠,鍾離變了卦,對魏不群說:“去,你親自帶一千人馬,跟著他,膽敢不來就給朕抓來,如果抵抗就地格殺,注意政策!”

魏不群帶著一個團的兵力,跟著那官員,直奔他們的老巢而去。

鍾離和郭望北他們繼續聊天,據郭望北說,東邊的爪哇島上也居住了很多華夏人,他們的日子也不太好過,他們雖然能夠吃飽,但是當地人經常歧視他們,聽老一輩的人講,當年鄭和大老爺經常帶著船隊路過這裏,或者過來休整一段時間,他們的國王和大臣還有那些部落的頭領,都不敢把在當地居住的華夏人怎樣,隻是,現在是越來越放肆了,因為大明的戰船多少年不來了,謠傳大明早就忘了,所以,郭望北懇請鍾離給他們撐腰。

郭望北跪拜說:“陛下,我等是基地士兵的後裔,還有一部分當年迫於生計輾轉漂泊到此的華夏人,無論以前是什麼原因離開,終於都是華夏的血脈,血濃於水,還請陛下天威降臨,教訓一下當地的豪強,讓華夏人能夠不受欺負。”

鍾離點點頭說:“你起來說話,朕既然來了,這件事兒就管到底。不過,朕有個道理還是要告訴你們,人,一定要自強。比如說你們的祖先,雖然朝廷沒了音信,但是他們也是軍人,手裏有武器,他們完全可以打出一片天地,至少保證基地不受侵犯。朝廷雖然很久不聯係,但是他們是正經八百的大明基地兵,無論過多少年,過幾代人,這件事都無法改變和否認,據朕了解,那時候入了兵籍的很多人,後代也是繼續服役的,也就是父死子繼,你們這些後人依然是朝廷的兵,沒有兵器自己造,沒有軍糧自己想辦法,不能太老實,我堂堂大明的將士後裔,怎麼會被蠻夷欺負?”

郭望北他們聽了,叩頭說:“陛下教導的是,先輩人可能受各種思想束縛,放不開手腳,一味等待朝廷的音訊,沒有按照陛下說的那樣去做。”

鍾離說:“此前來的路上,朕要求建立的基地基本是這樣的,必須有堅固的城牆,必須靠近海港,必須有淡水供應,必須儲備足夠的糧食,海港必須有戰船。具備這五個條件,能堅守就堅守,不能堅守就從海上逃走,活人不能讓尿憋死!”

郭望北等人互相看看,眼神裏流露出欣喜和欽佩之色。郭望北說:“陛下,聽您講話,我等小民真是發自內心的感激,今後我們一定要自強,我們自己抱團,絕對不能再讓人家欺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