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到這個消息後,感到很驚訝,於是先打聽出來那位老師的名字,接著再寫一封感謝函給那位教授數學的三井二仁老師。後來我才知道,老師從以前就經常出這項功課,還親自撰寫解說書發給學生閱讀。
我趕緊將這件事轉告出版商,希望他們能考慮再刷。
「是的,我們知道了。」對方的反應很冷靜,
「三井老師已經來過好幾次,希望我們能考慮再刷。其實還有很多位數學老師也曾來電或來信,表達相同的請求。」——但是,隻有這種程度的需求,我們實在無法考慮再刷。
「已知的需求量若有這麼多,那麼實際的需求量不是應該更多嗎?」我也不死心地追問。然而,最後還是無法獲得很好的回應。
從那之後的好幾年間,同樣的對話一直在我們之間重複,最後我便放棄了。不過,教授數學的老師們卻非常有耐心地,不斷為『算法少女』的再刷、複刊而努力——而我卻毫不知情。
〇
在『算法少女』缺貨了十幾年後,三井老師轉任至兩國高中,但他仍然繼續為『算法少女』的複刊而努力。
我們獲得的支持,除了數學相關人士外,還有很多其他領域的專家。法政大學的安?賀林教授的專攻是兒童文化,但他竟為了我,找出了明治末期以毛筆寫成的『算法少女』手抄本。
此外,奈良東大寺學園的小寺裕老師,一直以來也都很盡心地為複刊而付出心力,他為複刊找到一個新的方向——也就是將這本書登錄在「複刊?COM」這個網站上。在眾多數學相關人士的支持下,這本書獲得了相當高的票數,而我也是到這個時候才知道的。這是我自己的書,我豈能坐視不管,於是我便四處拜托親朋好友,而我高中時代的好友——交友廣闊的足立清子小姐,便為我向同學們宣傳這件事。在昔日同窗好友的協助下,這本書又獲得了更多的票數,眼看就要超過第一關的一百票了。然而,最後還是得不到出版商的支持。
『算法少女』大概再也沒有機會出現在世上了吧?但是,能獲得這麼多朋友的支持,我已經非常心滿意足了——正當我這麼想的時候,在平成十六年(二〇〇四)的秋天,我接到了來自禦茶之水女子大學的真島秀行教授的聯絡。該大學與文京區的眾多文化團體,在當時共同舉辦了一場名為「和算的禮物」的活動。活動中,他們將和算書『算法少女』作為其中一個主題,因此邀請我這個『算法少女』小說的作者出席,與多位著名的數學學者一同演講。
就在我因看到數學學者對『算法少女』的厚愛而感到非常幸福的同時,我又收到了一封信。龜井哲治郎——在這部作品第一次出版時,會經向我邀過稿的月刊「數學研討會」的編輯。由於「數學研討會」是一本學術性的數學雜誌,當初受到邀稿,我非常開心,因此我對他的名字印象很深。而龜井先生也沒忘記我。歲月流逝,現在龜井先生從事的是數學書籍的出版,他從真島教授口中聽到我的事情之後,便高興地寫了這封信給我。
於是,龜井先生也開始協助我們推動『算法少女』的複刊。
在龜井先生的努力下,當我聽到『算法少女』被選入了築摩書房相當具有專業性的「築摩學藝文庫」中時,我簡直不敢相信。此外,根據該文庫的渡邊英明部長及岩瀨道雄先生的說法,就連插圖也完全比照原版。也就是說,他們將屬於青少年文學的這部作品,原封不動地納入了學藝文庫中。
年輕的讀者們或許還無法了解這段事實的沉重,但我隻要一想到那段回憶,就會覺得頭痛。已故的畫家箕田大師若得知這個消息,不知道會有多高興。
在此,我要再次向那些一路上一直幫助我的朋友們致上最深的謝意。
幼時和家父一段不經意的對話,竟開啟了我與和算如此深遠的緣分。原書的內容,同樣也是描述父親和女兒透過和算而同心協力完成理想。如果讀者們能理解我在「前言」中所敘述的意圖,並對這兩對父女的故事有所感觸,那麼這將是我最大的喜悅。
二〇〇六年六月
遠藤寬子
本書根據一九七三年一〇月一〇日岩崎書店刊行的版本再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