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為了那一往水土(1 / 2)

第72章、為了那一往水土

沿著扭曲延伸的園林道路,跨越荊棘叢生的樹林,穿越連綿起伏的山坡,敞篷車把我們送到園區的各個動物相聚點。這是南非畢林斯堡動物保護區所在。我們透過富於族群的動物世界,終於看到非洲大陸野生動物族群的真麵目。

畢林斯堡動物保護區,環抱太陽城,總麵積550平方公裏,是南非第四大國家公園。富於靈性的羚羊、習於寡默的角馬、長相雅致的長頸鹿、喜於結伍的斑馬,善良溫馴的大象、林中一霸的獅子,以及充滿野性的水牛、犀牛、河馬,終於打造了南非的動物王國。這些,曾在國內的園林中屢見不鮮的動物,在畢林斯堡動物保護區的所見,這裏的動物紮堆,相聚相生,又充滿著殺機,實屬於第一次。

隨著行車拐一個彎,在通往一條河床行駛時。舉目望去,在河道裏,灘塗上,江岸邊,林立著海馬、海豹、野牛、羚羊,在那裏各求其所。黑溜溜的一片,擠滿著這一片灘塗。

當我們的行車款款地往前推進時,一頭野牛,若無其事地,從我們的車頭慢不經心地橫穿而過。按照交通規則,它屬於橫過公裏了。但麵對遊人,麵對嗡嗡而過的行車,它熟視無睹地我行我素。與我們國內家庭圈養的相比,這裏的野牛體形不高。但胸脯挺大,看來野性十足。

在行車至一個轉彎處,在一棵林木下,橫臥著一頭獅子。它把嘴巴墊在伸出去的雙腿上,緊閉著眼在那裏睡懶覺。當聽到嗡嗡而來的行車時,眼晴慢慢地擠開了一條縫,漫不經心地往公路望了一眼,後又若無其事地閉上了它的雙眼。因為它是這裏的山大王,絕不會發生危及安全與生命的事情,於是不屑一顧。它的身後,一頭羚羊,經過一番撕咬後,所剩無已的殘體,被扔在一旁。這也許是它一天的糧食了。在山上,斑馬、野牛、長勁鹿、甚至是大象,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糧。但以其需要經過一番撕殺,才可以填飽肚子,甚至是危及生命的爭頭,倒不如信手拿來的羚羊著算多了。於是羚羊已成為它目下最好的替罪羊。就不知道從砍盡殺絕之日起,它的命運是如何得以維護。

開普敦“政府大道”的兩旁,林立著聖喬治大教堂、南非議會大廈、南非總統府、國家圖書館、國家藝術館和國家博物館等著名建築。在林立大廈的包圍下,一個敝開式的公園,即開普敦街心公園聳立在這裏。與中國園林的小巧與小橋流水相比,顯得粗獷而大氣。我們沿著南北貫通的中心大道南行時,趣事出現了。一隻鬆鼠,看到大群人馬的到來,自以為可以尋吃了。於是匆匆地從大樹上,唰!地直奔而下。它緊跟在人們的身後,作出奢望要吃的神態。但就是沒有人向它伸出救續之手。於是我抬起了相機,唰!地蹲了下去,準備給它拍出一個好照片。鬆鼠自以為給吃的了,於是它蹺起了尾巴,一路小跑而來,然後在與我相距約50公分處,唰地以一個丁字形狀,對立而坐,並目不轉睛地在祈求我的恩賜。由於沒有帶吃的,也許使它掃興了。當我起身離開行走時,它仍在窮追不舍,一直追了十多米。

到了園林中心處,在一塊約50平方米的平地上,一位不知國籍的遊人,特意從遠處,購了一些逗料,在嘩!嘩!!地撤向平地。鬆鼠,野雞、野鴨、白鴿、家禽等,一時把那個空間擠得滿滿的,拚命地在搶吃。但誰也沒有欺負誰的現象,完全憑自己的本事在那裏搶吃,看來大自然界,也學會了自由競爭的那套了。在這裏,根本無法分清,哪是家禽,哪是野生。當我趁它不備,用手去抓一下眼前的那隻野鴨時,它突然就是鴨!的一聲走了出去。在旁的一位外國人,立即伸出一個大拇指,表示有趣與讚賞。

公園是英裔南非商人塞西爾?羅德斯創辦的,他是一位礦業大亨。其生產的鑽石,銷量占全球的40%。現在園林的深處,仍佇立著塞西爾?羅德斯的雕像,令人敬佩。在這裏,南非曆史的古老與大自然的和諧,給人一種清新、親切、和諧、輕鬆的感受。

在開普敦東海岸的西蒙鎮,有個號稱為”漂礫“的小海灣,在兩麵高山的包圍下,顯得寧靜清謐。在林木蔥萃的道路旁,一塊“漂礫企鵝保護區”的大牌,把我們引向了企鵝樂園。我們通過門票,在一片矮小的灌木叢中,東一隻西一隻的企鵝,在樹蔭下蠢蠢而動。我們沿著彎曲延伸的人造橋前行,在海岸,在海灘,在樹林下,在大橋前,聳立著一群群,一對對的企鵝。它們或者爬行,或者調情,或者懶睡,或者打鬥。看到蜂擁而來的人群,放任著它們原有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