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白人主導的黑人社會(2 / 2)

從約翰內斯堡通往南非一個賭場的路上,在一個斜體的山丘上,布滿著千戶人家居室,分明是一個碩大的黑人窟。從車上往下望,座北向南,依山而造。但座落無序,雜亂無章。三米左右高的房屋四周與屋麵,全用鐵皮瓦造就。四麵沒有窗戶,沒有排水通道,甚至連地基都沒有平整,便依山勢而造。在靠公路的一邊沿線上,用木棒加雜草搭建起來的數家店鋪,一串串的衣物從店前橫拉而過。從遠處看,恍如一些馬戲團掛起來的林林總總彩旗,在迎風招展,招搖過市。一隊隊的黑人從這裏出出進進。前幾年由於不通電,吃水有問題,於是黑人們組織了起來,向政府示威施壓。去年通了電後,吃用水問題算是解決了。

南非平均溫度在13~27度之間。在封閉狀態下的鐵皮屋裏,屋頂的層麵平均溫度則在40度上下,其室內溫度則在30多度了。長年累月在那狹窄的居室裏居住,就算是白種人也會變成了黑種人。據導遊介紹,像這樣的居室,在南非的黑人群裏,算是較好的了。至於還要差到哪裏去,便不可想象。

約翰內斯堡,在南非算是第二大城市。當我們的車輛款款而過,對市區進行一番掃描時,街道整潔,林林總總的商鋪佇立在街道兩旁。但在街道、人行道上,川行著如流的人群,全是黑色的群體。他們沒有車輛,甚至連人力車也購不起,隻能赤腳走天涯了。停放在街道兩旁的車輛,把市麵壓得水泄不通,高檔的車輛也不在少數。但全是白種人、雜色種人與亞裔人所有。白種人、雜色種人與亞裔人出行時,駕著清一色的私家車,辦完事後即走人,從不在街道與人行道上獨自行走。依他們所言,防止打劫。陪同我們的一位中國導遊,她到南非生活了十多年,但從未出現過被劫的事件。其實,關於黑人的野蠻,行凶打劫,隻不過是以訛傳訛而已。真正的打劫也會時有發生,就在當代最文明的社會裏,也不可避免,更何況生活負擔沉重的南非黑人呢?

南非酒莊之路,以其百年的葡萄酒釀造享譽著國內外。座落於風景秀麗山體上的酒莊之路,最早由葡萄牙人創辦。手下的一百多號工人,全由黑人在那裏操動。而企業管理層卻全是葡萄牙人。那天我們30多號人在那裏品嚐了各種名酒與西式午餐後,一個轉身從後門溜出。在大門外的正中央,有一個直勁百米的噴池。一條纖細的水管,在嘩嘩地向水池噴灑著水。水池裏有一個黑人模樣的雕塑,他****著上身,瘦骨嶙峋。他合攏著雙手,形成一個勺狀形,然後伸到噴水的下落處,等著嘩嘩下流的噴水,並悄悄地把嘴伸了過去,要吸吮手心裏的水。雕塑的立意,是刻畫一位可憐巴巴黑人模樣的老人。這是表達黑人群體的無能、愚蠢、弱勢,還是表達黑人的原本形像呢?隻有創作者才能知道。在曆史上,荷蘭人與英國人在入侵南非後,曾對南非黑人大開殺戒,對南非人造成的傷害,已成為無法抹殺的曆史。但在對全民的教育中,在意識形態上,從沒有刻意扇動黑人對白種人的仇恨。在南非的政治與教科書中,雖然有過這樣的描述,但都是出於正確認知角度進行把握。在他們的眼裏,在過往的曆史中,英國人與荷蘭人,對南非的經濟與文化建設,給南非帶來的好處有目共睹。因此,從著眼未來的角度,人們開始慢慢地舍棄著這一切。在英國人統治的開普敦,甚至已成為南非奔向未赤的模板與標杆。

南非黑種人,率直,城府不深,沒有自尊。這是否注定南非黑人逆來順受,處處奴顏婢膝,甘拜下峰呢?美國心理學協會,在全球進行一次調查中顯示,在對全球人種的IQ(智商)測試中,東亞地區(即中國、日本、朝鮮族)人的IQ測試值106,白種人為100,美國黑種人為85,非洲黑人為70。他們的智商,是否天生注定要下人一等?

在另一分來自南非的調查報告中顯示,在南非各類人員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中,白種人占87%,雜色種人占72%,而黑種人隻占19%。一個沒有文化,而智商又比別人低下的人種,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得在重體力活中求生存了。因此,在工廠,在山體,在各種繁重的勞役工地上,處處膝黑一片,全是黑種人在那裏閃動。如果天生注定了懶惰,便是天生注定永遠的貧窮。不知南非人該是如何把握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