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1.旁敲側擊:謎底深藏於謎麵(1 / 1)

旁敲側擊法就是利用風趣的語言來回擊或反駁一些錯誤的觀點,是一種更加含蓄迂回的方法。

旁敲側擊法要取得幽默的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決於聽眾的靜心默想、反複品味,因為它的特點是:謎底被深深地埋藏在謎麵的下麵。所以,聽眾在聽完話之後,必須有個回味的時間,才能體會到謎麵和謎底之間微妙的聯係。因此,一個真正有幽默感的人,不但要自己善於說,而且要善於領悟別人的幽默。

請看這樣兩個例子:

“哪種笨蛋可以被認為是不可救藥的?”有人問一位哲學家。

“在同一地方被絆倒兩次的人。”哲學家回答。

哲學家似乎答非所問,他沒有具體回答不可救藥的人生什麼病,卻指同一地方絆倒兩次的人,提示這些人不會吸取教訓,便無可救藥。用這種旁敲側擊,含義則豐富得多。

1937年的時候,維也納的人們談論的中心是合並的危險性。

地理教師斷言:“希特勒永遠也不會進攻奧地利,否則就要打大仗了。請你們注意看這個地球儀,德國在這裏,那麼一點點大,而在它的周圍,有英國、法國還有俄國,都比德國大。美國就更不用講了……”

曆史教師搖著頭說:“這個我也知道,可是老弟,希特勒也知道這點嗎?”

曆史教師這句話的言下之意,即為希特勒這個法西斯的頭子是戰爭狂,他決不會量力而行的。

在現代交際中,當需要批評或提醒他人又不便直接向他人提出時,便可考慮使用這種幽默風趣的旁敲側擊法。從側麵提出一些看似與主題無關的話題,以此來達到啟示、提醒、勸阻、教育他人的目的。

運用旁敲側擊法時,要注意在話說出口之前,不妨先開動腦筋,從正麵、反麵、側麵多角度地想一想,尋找出可以使人得到啟示的多種不同的表達方式,選擇其中一種最好的,從而達到預定的交際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