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賣關子幽默術是幽默的一個重要技巧,也是一個比較容易掌握的幽默方法。它是指用誇張性的語言和戲劇性的情節,伴以煽動性的動作,讓聽眾自覺不自覺地隨著你的思路走,然後在結尾處一語點睛,抖出出人意料的結局,從而產生強烈幽默效果。它要求說話者在最後的關鍵話語說出來之前,一定要不露聲色,巧賣“關子”,讓聽眾“著道”,然後再打開“關子”,抖出真相,幽默效果就產生了。也就是說,你的“關子”賣得越巧,埋伏打得越好,聽眾入“道”越深,最後的幽默效果就越強。請看下麵一則幽默是怎樣運用故賣關子幽默術的。
一位有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對朋友們說:“我的歌聲曾經救過我一命。”
“快把這件事講給我們聽聽。”
“我每天早晨在城裏練嗓子。有一天,我的鄰居對我說:如果你再唱下去,我就割斷你的喉嚨!”
“後來呢?”朋友問道。
“後來嗎?我就不唱了。”
這則例子後來曾被一些聰明人反向利用過,雖然大意一樣,但語言不同,幽默效果也不相上下。那位歌唱家對朋友們吹噓他的歌聲曾救過別人一條命,朋友便讓他講講,他就講他有一天練嗓子時,鄰居對他說:“你要是再唱下去,我就自殺!”後來那歌唱家便不唱了。兩者異曲同工,相比之下,前一個故事的“關子”設置得更巧妙一些。剛開始,歌唱家一句話“我的歌聲曾經救過我一命”便把聽眾吸引住了。接著講到“如果你再唱下去,我就割斷你的喉嚨!”時,聽眾已經完全入了道,都是心提到嗓子眼上了,不禁為歌唱家的命運擔憂,這時整個故事達到了一個小高潮,懸念卻達到了頂高潮,確實懸起來了,也就是說埋伏已經打好,下麵就準備“露底”了。按照聽眾的常規思路,歌唱家一定會和他的鄰居發生激烈衝突,甚至想到歌唱家會報警之類的事。但歌唱家緊接著一句“後來嗎?我就不唱了。”確實讓聽眾意料不到,同時馬上想到前邊歌唱家說他的歌聲曾救他一命的真實含義,不由捧腹大笑。好像一個氣球,前麵歌唱家一直吹一直吹,直到把它吹得大大的,忽然,最後一句話卻像一枚鋼針猛然向氣球上紮了一個洞一樣,頓時氣癟,幽默效果也隨之而起。不論怎樣,兩者都運用了故賣關子幽默術,並且非常成功,幽默味道焯然而出。
運用這種幽默技巧時要注意兩點:一是不要故弄玄虛讓人不著邊際,否則“斧鑿”的痕跡太重了,不僅不幽默,反而會使人反感;二是不要急於求成。如果你太早泄露“謎底”,也就泄露了驚奇,就會由於鋪墊不夠、火候不成熟而失去幽默感。
所以,運用此法時,千萬要不急不躁,娓娓而談,讓聽眾有思考時間,從而產生錯誤的預期,然後再一語道破,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