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做好小事,成就大事(1 / 1)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千裏之行,始於足下”,“萬丈高樓平地起”,說的都是萬事要從小事做起。無論是做人、做事、做學問都要打好基礎,練好基本功。急於求成、急功近利,是不可能成功的。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乏鬱鬱而不得誌的人,原因之一,是他們根本不知道凡事應該從小事做起,空有一番大誌而無用武之地。

青年時代的福特,他在應聘時,在門口的地麵上順手拾起了一張漬紙,丟進了廢紙簍裏。董事長看到後說:“福特先生,你被錄用了”,並說:“前麵的應聘者雖然學曆高,儀表堂堂,但是他們的眼睛總能看見大事,看不見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見小事,我認為看見小事的人,將來自然能看見大事。一個隻能看見大事的人,他會忽略很多小事,是不會成功的。”福特就這樣走進了這家公司,進入了汽車領域,並造就了福特公司。

福特的故事告訴我們,小事成就大事,細節決定成功。認真做事隻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看不到細節,或者不把細節當回事的人,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對事情隻能是敷衍了事。而考慮到細節、注重細節的人,不僅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細節中找到機會,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有一隻小猴子,它非常喜歡讀書,喜歡學習,老師告訴它說多讀書會很有用。但是,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這隻小猴子,那就是它究竟能做什麼呢?

於是小猴子就去問媽媽:“媽媽,媽媽,我能做什麼啊?”猴媽媽笑著問小猴子:“你想做什麼呢?”小猴回答道:“我就是在想這個問題!”猴媽媽說:“那你就好好想想吧!”

“小黃牛可以耕地,奶牛可以產奶,可我能做什麼呢?”想了一整天,小猴子一無所獲。第二天,小猴子著急了,它怎麼也想不出自己究竟能做什麼,猴媽媽建議小猴到處去走走。

於是,小猴子走出了家門,當它路過鬆鼠的家門口時,鬆鼠的房門破了,想請子猴子幫它修理一下。可小猴子說:“我很忙呢,我正在思考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過了一會兒,小猴子又走到了大白兔的家門口,大白兔也想請小猴子給小白兔上上課,可小猴子還是說忙,把補課的事情推脫了。在森林裏呆了一天,小子猴還是沒有想出來自己能做什麼。

到了第三天,小猴子更加著急了,“怎麼辦啊?”它決定去請教智慧老人。當小猴子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以後,智慧老人說:“我現在想吃水果,如果你把樹上的香蕉摘下來給我,我就告訴你你能做什麼。”小猴子非常高興,非常迅捷地把香蕉給摘了下來。

智慧老人笑著對小猴子說:“現在你知道你能做什麼了吧,你能摘香蕉!”小猴看著捧在手裏的香蕉,智慧老人繼續說道:“你還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給鬆鼠修門,給小白兔上課,可是你放棄了嚐試。如果你不知道你能做什麼,那你就多嚐試一下,而不是一直隻想不做!”

很多小事,一個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要想比別人更優秀,隻有在每一件小事上比別人更下功夫。“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告訴我們,做事當從最不受重視的小事做起,並注意積累,盡力做好。能把被一些人不屑一顧的事情做好,就能為做更大的事奠定基礎。

相信每一個人都渴望發現自己的價值、渴望成功,那麼,從現在開始,就應該從簡單的小事做起。比如:在公交車上給老人和孩子讓個座,是小事,但卻能看出你的道德;隨手把瓜皮、紙屑丟進垃圾桶,是小事,但卻能體現你的素質;對別人給予的小小的幫助說聲感謝,是小事,但卻能體現你的修養;洗完手把水龍頭關嚴,是小事,但卻能體現出你的細致……總之,千萬不要對這些時刻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不屑一顧,它在很多時候都是你成就一番事業的基石。

有些人在個人行為舉止上不拘小節,把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舉止行為當作小事,而不加注意和重視,其實,文明舉止恰恰是從一些小事情做起的。如在公交車上主動為老、弱、病、殘、孕婦讓座,這看起來是一件小事,卻反映了你的文化素養和文明程度。文明的舉止往往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樂意與你接近;而粗俗的舉止便會使人疏而遠之,必將影響你的社交活動的展開。由此看來,個人行為舉止不是一件小事,在人際交往中,應使自己的行為舉止符合文明規範的要求。要做到舉止文明,首先要克服行為舉止是小節問題的模糊思想,要從小處著眼,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其次要注意文明舉止的養成和積累。隻有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