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做一個守時的人(1 / 2)

通常情況下,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一個女士姍姍來遲不但經常被原諒,甚至還成了約定俗成的規矩。女人通常喜歡用這一招來考驗一個男人的忍耐力和包容心。也有一些女人,並沒有遲到,而是悄悄地躲在一旁觀察你等待時的表情。而男人通常也懂得,與女人約會,準時或者提前到達,是最基本的修養。到達之後最好不要急躁,可以坐下來喝一杯水,但同時一定要替她點好飲料。等她姍姍來遲時,最好不要質問,要保持微笑,讓她感到你願意為她等待……但這種情況,往往存在於戀愛的男女之間,是他們之間溫馨的小遊戲,我們自然不必做過多的討論。

魯迅先生曾經明確而深刻地指出了守時的重要性,他說:“浪費別人的時間就好比謀財害命。”的確,時間是珍貴的,時間是無價的,是無法用任何東西來衡量的。古今中外,寒來暑往,時間總是像一個不辭勞苦的使者,吝嗇而又公平地分給每個人一天24個小時。對於每個人來說,時間都是生命。

小學生在上課鈴聲響之前必須坐定在教室裏,否則,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小學生往往是這樣的,為了能夠按時到校,頭天晚上就在做著充分的準備——早點上床睡覺,這樣他才能在早晨七點時完全醒來,並且有充足的時間準備上學。他必須在出門上學前,穿好衣服,刷好牙,梳好頭,吃完飯。否則,他就會犯下一個重要的錯誤——遲到。這種做法仿佛貫穿了整個學生時代,甚至到了大學,如果你遲到,還會被扣學分等。

當他們長大了,步入社會以後,就會明白守時的人往往被認為是值得信賴的人。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去參加求職麵試時遲到了會是什麼後果?麵試官會很直接地覺得,這個人沒有最基本的時間觀念,他也許就是一個沒有誠信、不負責任的人。在商業界就更不用說了,時間就是金錢,商務禮儀中關於守時的通則就更多了。

對於那些有時間觀念的人來說,守時是尤為重要的。因為時間不會因為你放緩了腳步而停下來。人的一生與浩渺無跡的宇宙相比,就如同螻蟻一般脆弱、短暫。短短的幾十個春秋一眨眼就過去了,在這短短的幾十年中,如果不守時,浪費了時間,又有多少人能叱吒風雲,成就一番事業呢?對於那些不守時的人來說,他浪費的不僅僅是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生命,他也在無形中浪費了別人的時間,別人的生命。人生匆匆,每一分鍾,每一秒鍾都是極其寶貴的。能夠守時的人,就是一個惜時如命的人,也必定是一個成功的人。

德國哲學家康德是一個非常守時的人,他認為,無論是對老朋友還是對陌生人,守時都是一種美德,代表著禮貌和信譽。他有一句至理名言是:“無論是對老朋友,還是對陌生人,守時就是最大的禮貌。” 他同時用自己的行動在實踐著。

1779年,康德先生想要去一個名叫珀芬的小鎮拜訪他的一位老朋友——威廉先生。於是,他寫了信給威廉,說自己將會在3月5日上午11點鍾之前到達那裏。威廉回信表示熱烈的歡迎。

康德3月4日就到達了珀芬小鎮,為了能夠在約定的時間到達威廉先生那裏,他第二天一早就租了一輛馬車趕往威廉先生的家。威廉先生住在一個離小鎮十幾英裏遠的農場裏,而小鎮和農場之間,隔著一條河,康德需要從橋上穿過去。但馬車來到河邊時,車夫停了下來,對車上的康德說:“先生,對不起,我們過不了河了,橋壞了,再往前走很危險。”

康德隻好從馬車上下來,看看從中間斷裂的橋,他知道確實不能走了。此時正是初春時節,河雖然不寬,但河水很深。康德看看時間,已經10點多了,他焦急地問:“附近還有沒有別的橋?”

車夫回答:“有,先生。在上遊的地方還有一座橋,離這裏大概有6英裏。”康德問:“如果我們從那座橋上過去,以平常的速度多長時間能夠到達農場?”“最快也得40分鍾。”車夫回答。這樣康德先生就趕不上約好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