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習慣保持優雅的儀態(2 / 2)

◎培養孩子優雅的儀態

從一個人的外表,包括坐、立、行的姿勢和言談舉止上,往往可以窺見這個人的修養、稟性、文明和教育程度。因此,儀態既關係到孩子的自身成長,也直接影響著孩子與他人之間的交往。

好的姿態不僅表現在坐、立、行上,也反映在待人接物上。比如,家長要讓孩子知道,你給別人物品,不要隨手扔,最好是雙手遞過去;人家送你東西,要雙手接過來;攙扶老人、小孩不要用一隻手去拽;到別人家裏做客,坐在沙發上不要蹺腿抖動;穿裙子的女孩要把裙腳收好等等。

要知道,儀表端莊,姿態良好,能使人精神飽滿,有利於陶冶情操、增強健康,並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喜愛。相反,斜肩靠牆而立,蹺腿側身而坐,扭肩晃膀而行,則使人反感,還對身體產生危害。

“父母應該做的事”

1. 父母不良的生活習慣,是造成孩子姿勢不正確的原因之一。例如躺著看電視或邊吃飯邊看電視、寫字時駝背等,小孩子就會效仿父母,形成不正確的姿勢。因此,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為,如吃飯、走路等,父母都必須給孩子做出榜樣,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還應該指導孩子每天積極地做運動,讓孩子能夠自由地活動身體,有效地矯正錯誤的姿勢。

2. 家長在家裏盡量少讓孩子在沙發上看書看電視,免得形成不良的姿態。孩子年齡越小越要注意一些生活細節,因為他們的骨骼很軟,正在生長發育,可塑性極強,也容易變形。

★育子必讀:儀態的故事

有位圖爾薩商人在舊金山機場等飛機。突然,他鼓足了勇氣,決定嚐試一下很長時間以來他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走向一位穿著講究的紳士麵前並對他說:“先生,能否幫我一個忙?”

“盡量吧,隻要我能做到。”那位陌生人說。

“您看,您以前從沒見過我,而且以後很可能也不會再見到我了,我有一個請求想讓您幫助我一下。”

“好說!您說我能幫您什麼?”那個人回答道。

“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奇怪,不過我想讓您仔細地打量打量我,對我的儀態給一個坦率的意見。”

那人笑了,說道:“你不是開玩笑,對吧?”

“我是認真的,”那個商人微笑著說,“來吧,告訴我您是怎麼看的。如果您是我,你會做哪些改變?”

陌生人看著那位商人,說:“好吧,既然您問了,我就說說我的看法吧。有幾個地方或許您想試著去改變一下。首先,您的眼鏡有點跟不上潮流了,現在都不戴這種寬邊眼鏡了。其次,最好修修您的連鬢胡子。”

“這正是我想聽到的。”商人說。他對那位紳士道了謝,登上了飛機。

第二天回到了圖爾薩,他就找了他的理發師,還去了一個眼鏡店。

我們常常是最後一個發現自己的真正儀態的人。我們也許沒有向一位陌生人征求意見的勇氣,但是或許我們需要照照鏡子,問問自己:“我的儀態讓我看起來怎麼樣呢?”

孩子,我要對你說

1. 清麗的儀態無需衣著的修飾,那是靜的凝重,動的優雅;那是坐的端莊,行的灑脫;那是天然的質樸與含蓄混合,像水一樣的柔軟,像風一樣的迷人,像花一樣的絢麗……2. 儀表是一門藝術,它既要講究協調、色彩,也要注意場合、身份。同時它又是一種文化的體現。

3. 儀表應注意根據不同的場合來表達。喜慶場合,莊重場合及悲傷場合應注意有不同的服裝,另外還要遵循不同的規範與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