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習慣保持優雅的儀態(1 / 2)

關鍵詞 儀態

有些家長也許會說:“孩子怎麼坐、怎麼站、怎麼走路不會影響別人,所以儀態並不重要。”事實上,孩子對他人的愛心和尊重,是通過他的言行舉止體現出來的。因為孩子的姿態和動作,恰恰是他內心世界的反映。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高貴和尊嚴、自卑和好奇、聰明和機敏、傲慢和粗俗,都能從運動或靜止的身體姿態中反映出來。”

什麼是儀態優雅?你可以讓孩子自己照著鏡子研究、感悟。因為身體會說話,孩子坐、走、站的神情與姿態,都會讓別人看出孩子的教養。

培養孩子保持優雅的儀態,家長在指導時要從每個細小的動作入手,如坐、立、行、走。對孩子的握筆姿勢、看書姿勢、敬禮姿勢也要給予指導。家長指導時不但要做示範,還要講解,使孩子懂得不同場合的不同行為。另外,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個性,根據他們每個人各方麵的差異有針對性地指導,使他們的個性得到發展,還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從行為習慣、日常生活的指導,擴展到學業指導、職業指導、健康指導、人格指導等更廣的方麵。

有位母親談到,女孩是未來的母親。所以,女孩除了要有溫柔、善良的本性,更要有修養。一直以來,這位母親都盡量多地這樣要求女兒,然而,現在的女孩所接觸到的要麼是“野蠻女友”的熏陶,要麼是《武林外傳》中郭芙蓉般無厘頭,再加上學校同學間的相互效仿,要想培養一個淑女可真是件難事了!

與那位母親一樣,著名導演李安在母校舉辦座談會時也曾大發牢騷,抱怨新一代演員姿勢不良、口齒不清,並批評某女星講話像“含鹵蛋”,站著也搖頭晃腦,“坐沒坐相,還得要她練毛筆字矯正姿勢”。其實,不僅是演員,對每一個人來說,健康的體魄和端正的舉手投足,確實是從事社會工作、待人接物最基本的條件。

有位西方的哲學家曾說過:“友善的言行、得體的舉止、優雅的風度,這些都是走進他人心靈的通行證。”的確,人要塑造良好的形象,除了必須講究禮貌禮節外,優雅得體的舉止也是他的魅力砝碼。因此,培養孩子的魅力財富,首先要培養孩子優雅得體的舉止。

◎姿勢與健康

我國古人也極為講究站姿、坐相。中國民間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一個人的坐相站姿及舉手投足,都直接或間接地表現了其性格、健康與運勢。從人體的健康角度出發,要求孩子保持正確的姿勢,對身體正常生長發育是極為重要的。

另外,姿勢是身體的語言,良好的姿勢傳達出的不僅僅是自身教養,也體現出人的健康狀況。就像學書法要掌握橫平豎直一樣,掌握了基本功,才能運用自如。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家長訓斥孩子“站無站相,坐無坐相”。的確,有的孩子站姿坐姿不端正,站著時,一個肩膀高,一個肩膀低,身體向一側偏斜;坐著時“歪七畸八”,旁人看著很難受。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若從小沒養成良好的姿勢,就有可能出現脊柱病變——脊柱側彎。

因此,讓孩子保持優雅的儀態不僅僅是禮貌更涉及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父母應該做的事”

1. 防勝於治,切忌亡羊補牢。個別家長發現孩子脊柱側彎,還認為隻要多運動就能變好。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等孩子成年後才去接受治療,將導致脊柱側彎角度增大,加大手術風險。

2. 看到孩子日常的不良姿勢,應予以及時糾正,若是效果不明顯,建議去醫院做全方麵體檢,以提高孩子健康成長的安全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