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氣質
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曾說:“做一個傑出的人,光有一個合乎邏輯的頭腦是不夠的,還要有一種強烈的氣質。”
到底什麼是氣質呢?作為父母該如何將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氣質的人呢?
氣質是一個人典型的、特定的心理特點,是人行為的心理動力。簡單來講,氣質是一個人由內而外散發出的修養。美麗的容顏、入時的服飾、精心的妝扮,能給人以炫目的美感,但這種外在美畢竟短暫淺顯,如天上的雲轉瞬即逝。而氣質是人們在一定程度上的思想修養和文化涵養的外在表現,它的美是通過人的外在行為如表情、語言、儀態等方麵而顯現出來的。一個擁有真正的內在氣質美的人,即使容顏褪盡,也仍會美麗優雅。
一個人的外貌是不容易改變的。但優美高雅的氣質可以彌補其外貌的不足,是增添魅力的重要砝碼。因此,培養孩子的氣質就顯得尤為重要。
◎氣質需要打造
氣質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靠的是後天的培養,每個人都具有超凡氣質的潛質,隻要父母順應孩子的先天潛質精心打造,定能培養出氣質超凡的孩子。如果家長注重對孩子的氣質培養,很可能就會讓你的孩子超然眾人。
芳芳今年6歲,回家跟媽媽說“趙老師說我很愛美,可是氣質不好”。芳芳的媽媽吃了一驚,注意觀察後,便是失望透頂。芳芳走起路來好甩著手,肩膀有點蹋,頭有點往前伸,有時候跟人說完一句話還要伸伸舌頭,要麼就全身扭來扭去。總之,氣質不佳。可是芳芳從4歲開始學舞蹈,現在又學著鋼琴,為什麼培養出這樣的氣質來了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現代人對美的追求已不單純是外表的天生麗質,而是“外在美與豐富的內涵並重”。一個人心地善良,道德高尚,學識豐富,形態、表情、動作、談吐、待人接物得體,就很自然讓人信任和產生好感,這就是所謂的氣質美,是由內在修養所透發出來的與眾不同的優質品質。因此,家長要注意孩子氣質的培養。
“父母應該做的事”
1. 氣質美不是模仿來的,也不能單純靠形體訓練和著裝打扮來得到的。要想讓孩子獲得氣質美,就要讓孩子多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如哲理經驗、情操修養。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間就會變得心胸豁達,談吐生動,舉止大方,儀態端莊,內心的美就會反映到外表上來。
2. 培養孩子高尚的品德情操。一個人的情操高尚,心地善良,在生活中會謙和恭敬,寬宏大量;社交上禮貌周全,謙虛恭敬,樂於助人;工作上吃苦耐勞,兢兢業業。如果遇事斤斤計較,嫉妒別人,損人利己,語言尖刻,表現出低下卑微的品德,便會令周圍的人由生厭而避之,外表再美,也難得到欣賞。
3. 培養孩子樂觀開朗的精神狀態。良好的精神狀態,使人神采奕奕,容光煥發,也表現出深厚的內心修養與情緒調節能力。如果一個人整天唉聲歎氣,愁眉苦臉,小肚雞腸,怨天尤人,別人看到了就會反感。
◎打造不同的氣質
氣質受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很大,在嬰幼兒時期就表現得很突出,而氣質的特征多種多樣,沒有好壞之分。
每個孩子生下來就具有自己的氣質特征,所以氣質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做父母的不宜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去教養子女,因為不同氣質的孩子需要不同的照應,按孩子的氣質特征進行對號入座的教養,會更有利於他們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