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習慣參加適量的戶外運動(2 / 2)

運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情感經曆。父母應該多參與到和孩子一起的運動中,那樣,孩子有了微小的進步,父母就可以及時表揚鼓勵他們。但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應該懷有強烈的功利心,想著孩子將來是否能在此項運動中成為佼佼者。

劉洋經過父母的精心培養,上了大學,讀了博士,並在讀書期間入了黨。他們在總結經驗的時候談到的一條重要經驗就是“父母要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母親白玉珍寫道:從孩子上初中開始,我們就和孩子分室居住。他起床不再由我們去喊,而是改由鬧鍾去“叫”。有時,早晨聽到敲門聲,我們做父母的都很奇怪,這麼早就有人叫門?起床一看,原來是孩子鍛煉回來了。由於一直堅持鍛煉,孩子的身體很好,凡是學校開運動會,我們父母均支持孩子報名參加。到高中畢業時,劉洋競跑出了1500米第一名的好成績。

這些都源於劉洋父母教育的結果。父親從孩子上學前一年就開始帶領孩子早晨起來進行長跑鍛煉。開始孩子小,父親就慢跑或者跑“之”字形路線,這樣既可以保護孩子,又能監督孩子的跑步速度,還起著陪伴和榜樣的作用。

慢慢地,孩子長大了,保證安全的作用就變小了,由於養成了好習慣,監督的作用也消失了。到後來,父親再也比不上孩子的速度了,形式上的陪伴也不存在了。但父親仍然和孩子一起跑步,連跑步的路線都一樣。因為劉洋的父母認為,要在孩子的心目中樹立一個榜樣,大人的行動對孩子就是一個無聲的命令。

很少有孩子不喜歡體育運動,因為運動讓他們沸騰的熱情和活力有了釋放的舞台。他們進行體育運動,好與不好、輸與贏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需要和朋友一起活動,一起玩耍。對父母來說,體育活動使孩子們能有機會學習團隊精神,建立友情,強壯體魄,磨練意誌。因此,無論從什麼角度來看,孩子參加體育運動都是件好事。

生活中,父母不僅要鼓勵孩子參加運動,還要積極參與孩子喜歡的運動項目,與孩子分享運動的快樂。所以,作為父母來說,一定要利用好“運動”這一有效手段,讓自己和孩子在運動的過程中找到更多的樂趣與默契。

“父母應該做的事”

1. 給孩子創造運動的條件,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各種體育鍛煉,增強孩子身體各部位的機能和適應環境的能力,增強孩子的體質。

2. 讓孩子養成愛好鍛煉的生活方式,培養孩子早起鍛煉身體的習慣。

3. 父母不要整天將孩子關在家中,更應該做的是為孩子提供安全的運動場地。

4. 給孩子提供一些運動用具。孩子為運動而運動總感到枯燥,父母可為孩子配置必要用具,增加活動的興趣性,如球類、橡皮筋等。

5. 如果孩子願意參加社區裏或者某個運動場地組織的運動隊,你必須為孩子考慮運動環境。這種環境主要指孩子體會到的人文的關懷,比如公平、合作、尊重,當然如果具備良好的硬件和技術指導就更有助於孩子興趣的發展。

★育子必讀:運動的故事

羅斯福是美國曆史上唯一連任四屆總統的傑出領袖,被視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他少年時期就喜歡運動,尤其愛好遊泳。

1921年夏天,39歲的羅斯福在坎波貝洛休假期間,不幸患了脊髓灰質炎症。

這種疾病使羅斯福癱瘓了,他一麵治療,一麵加強體育鍛煉。羅斯福非常自信地說:“我不相信這個娃娃病能夠打倒我一個堂堂男子漢,我要戰勝它……”病情稍有好轉,他便在病床上活動手腳,和兒子做遊戲。

他每天借助掛在病床邊的機械活動肌肉,然後下床拄著拐杖練習走路,每天增加幾步。1922年他到百老彙的信托公司去上班時,因拐杖失去控製,摔了個四腳朝天,但他爬起來繼續前進。就是這種堅忍不拔的毅力,得到了周圍人們的敬佩。

一位叫洛維特的醫生建議:用遊泳來治療他的疾病。羅斯福按照大夫的意見試了一試,當他第一次下水時,四肢感到舒服,十分興奮,因此他天天進行遊泳治療。後來,同事介紹他到亞特蘭大附近的溫泉治療。他來到這裏,不用撐拐,也能在水中站立,慢慢地走動。1925年夏天,他丟棄拐杖,開始緩慢地行走。當時的報刊用顯眼的大字標題“遊回健康”來報道他戰勝疾病的事跡。

運動治好了羅斯福的疾病,他深感運動的好處。後來,羅斯福任總統後,仍然堅持運動。

孩子,我要對你說

1. 生命在於運動,隻有運動才能讓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2. 運動的作用可以代替藥物,但所有的藥物都不能替代運動。

3. 一個埋頭工作的人,如果不經常活動四肢,那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