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習慣日常作息要有規律(2 / 2)

3. 避免不必要的幹擾。如果孩子已經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學習任務,父母就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當孩子沒有按規定去做時則必須給予應有的懲罰。

◎放假放鬆不放縱

孩子在上學時最盼望的是放假,因此在假期中有很多孩子的日常生活規律都被打亂,放鬆變成放縱。有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平時在上學期間太過辛苦,因此對於孩子在假期的“放縱”,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實際上,這樣的習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

剛讀小學六年級的佳佳,在去年寒假可是好好地玩了一個假期。她每天早餐用麵包牛奶充饑,中午圖省事隨便吃點對付一下,每天巧克力、膨化食品、油炸雞翅等零食不斷,晚上約上同學山珍海味一頓……與佳佳的經曆不同,小明過上了“黑白顛倒”的生活,晚上變成“夜貓子”,白天便開始“睡覺”。因為小明平常上學,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得起床。終於熬到寒假,頭等大事自然是睡懶覺,享受一把“賴床”的快樂。小明有不少同學都和他一樣,在寒假裏過上了黑白顛倒的生活。

還有軍軍,他趁著放假的時候,過夠了“屏幕癮”。每天起床就開始玩電腦,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還一邊看電視一邊吃飯,吃飯完就躺在床上看影碟。之後,便是約上三五好友開始網絡遊戲……上述這幾個事例,在不少家庭中都曾經出現。學生假期的作息安排與上學時差別很大是一個在孩子中比較普遍的現象。但是孩子自己可能認識不到,假期生活過於放縱,一到開學,往往調整不過來,造成上課時疲勞,注意力分散,影響學習效果。作為家長應當和孩子在假期開始的時候,一同訂製一個日程表,讓孩子有“章”可循。

“父母應該做的事”

1. 過年的時候,家裏的客人可能會較多。家長在最混亂的幾天不要隻忙於應酬,更要注意孩子的作息時間。另外,春節期間,孩子白天的情緒會比較亢奮,如果父母強迫孩子在規定時間入眠,既影響孩子心情,又未必能起到真正的效果。因此,家長要注意調控和把握時間。

2. 既然是放假,當然要和平時有所不同,但是從孩子的健康和安全著想,也不能一味地放縱孩子。

3. 假期要結束的最後一兩周,家長應幫助孩子逐漸恢複上課時的作息習慣,把生物鍾調整過來。

4. 以身作則,無論吃飯、睡覺,甚至是學習和工作,都要按照平常的規律進行,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模仿的榜樣。

5. 家長可以趁著假期帶孩子去旅遊或是做一些戶外運動,既能開闊孩子的眼界,又能避免孩子沉迷於放縱的生活狀態。

★育子必讀:規律的故事

富蘭克林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獨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有人問他:“您怎麼能夠做那麼多的事情呢?而上帝也不多給您一點兒時間呀!”

“你看一看我的時間表就知道了。”富蘭克林答道。他的作息時間表是什麼樣子的呢?

5點起床,規劃一天的事務,並自問:“我這一天要做好什麼事?”

8點至11點,14點至17點,工作。

12點至13點,閱讀、吃午飯。

18點至21點,吃晚飯、談話、娛樂、回顧一天的工作,並自問:“我今天做好了什麼事?”

朋友勸富蘭克林說:“天天如此,是不是過於……”

“你熱愛生命嗎?”富蘭克林擺擺手,打斷了朋友的談話,“那麼,請按時間辦事。”

孩子,我要對你說

1. 隻有珍惜時間,按規律生活的人才能有更大的成就。

2. “早睡早起身體好”是一句老得不能再老的名言,但卻並不過時,因為它會使人健康、富有和聰明。

3. 健康的身體和有節製的生活能夠延年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