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的獨立自主性是在獨立活動中產生和發展的,要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就應該為他提供獨立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機會。
4. 循序漸進,不隨便批評。獨立性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切不可急於求成,對孩子的發展做出過高的、不合理的要求,也不要因為孩子一時沒有達到你的要求,就橫加斥責。
5. 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的一舉一動還有品質,都是孩子效仿和學習的榜樣,因此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
★育子必讀:自我管理的故事
富蘭克林出身貧寒,隻念了一年書就不得不在印刷廠做學徒。但他刻苦好學,自學數學和4門外語,成為美國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學家、發明家,聞名於世。
富蘭克林是個普通人,他是怎樣走向成功之路的呢?富蘭克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善於自我管理。具備良好的品德習慣、自我管理和監督,是一切成功的條件。
富蘭克林的自我管理是從兩方麵入手的,一是自我時間管理,二是自我品德管理,並輔以嚴肅的檢查。在自我時間管理方麵,他把每天的作息時間列成表格,規定自己在何時工作,在何時休息,在何時做文藝活動;在自我管理品德反麵,他列舉了需要自己培養的13種美德。
1. 節製:食不過飽,飲酒不醉。
2. 寡言:言必於人於己有益,避免無益的聊天。
3. 生活秩序:每一樣東西應該有一定的安放地方,每件日常事務應有一定的時間去做。
4. 決心:當做必做,決心要做的事應堅持不懈。
5. 儉樸:用錢不要浪費。
6. 勤勉:不浪費時間,每時每刻做些有用的事情。
7. 誠懇:不欺騙人,思想要純潔公正,說話也要如此。
8. 公正:不做損人利己之事。
9. 適度:避免極端。別人若給了你處罰,應當容忍。
10. 清潔:身體、衣服、住所力求清潔。
11. 鎮靜:不要因為小事或普通不可避免的事故而驚慌失措。
12. 貞節:為了健康,切記傷害身體或損害自己以及他人的安寧和名譽。
13. 謙虛:仿效耶穌和蘇格拉底。
為了培養這些品質,他采取了一次隻完成13項中的一項的辦法。
他做了一項小本子,用紅筆在每頁紙上劃上表格,分別寫上每周的7天,然後用豎線劃出13個格。每天用黑點記載當天完成該項道德手冊中的不足。這樣不斷反複練習,直至鞏固為止。他每天檢查自己的過失,目的就在於養成這些美德的習慣。同時,他告誡別人,如果要學習這種方法的話,最好不要全麵地去嚐試一起培養,以致分散注意力,最好還是在一個時期內集中精力掌握其中的一種美德,等完全掌握了,再掌握其他的美德。
孩子,我要對你說
1. 每個人都應該認識自己,保護自己,管理自己,控製自己。
2. 誰都不能隨隨便便成功,它來自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3. 所謂的成熟,其實就是一種能力,一種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