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習慣把錢花在刀刃上(2 / 2)

2. 把支配權交給孩子。多數父母讓孩子擁有存款卻完全不給他們支配權,孩子要買的東西,父母認為沒有用,就會對孩子的購買行為極力阻止,因而留下不愉快的溝通。因此,家長要把支配權交給孩子,但可以給出一些建議由孩子自行評估。

3. 讓孩子花自己的錢。孩子有零用錢之後要讓他學習如何花自己的錢。可以和孩子協商:學費、教材費或是全家一起出遊的花費由父母出錢,買玩具、出遊時的紀念品、朋友的生日禮物等由孩子自己付錢。

◎與金錢的最佳拍檔

孩子的零花錢多來源於家長,所以家長在給孩子零花錢時,決不能盲目地滿足孩子。孩子在社會上獨立生存,就必然要與錢打交道,所以當孩子手裏有了錢,父母就應該指導孩子如何使用這些錢,教孩子學會理智消費,讓孩子成為金錢的最佳拍檔。

要訓練孩子有計劃地用錢,父母最好和孩子一起製定一個消費計劃,父母不必直接幹預,但要對孩子的計劃進行監督、檢查。這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才能養成好習慣,懂得預算,懂得怎樣花錢最適宜。另外,家長要教育孩子根據需要計劃購物,告誡其慎重購買每一件物品。沒有用的東西堅決不能買,應當做為家庭的一條規定。

趙女士的女兒今年7歲,從來沒單獨花過一分錢,對這方麵,趙女士管得比較嚴格,她不希望女兒過早消費。需要什麼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趙女士會帶女兒一起去買,學校要交什麼費用,用紙包好,讓女兒自己寫上名字,第二天交給老師即可。趙女士平時喜歡帶著孩子一起去購物,教她怎麼挑選,怎麼花錢,如何將錢花在合適的地方,要學會節約。當女兒到了一定年齡之後,趙女士會適當給女兒一些零花錢,讓她學會如何合理支配。

有句話說得好:再富不能富孩子。家長可以讓孩子有零花錢,但一定要讓他們懂得如何將錢用在刀刃上,不要讓他們成為錢的奴隸。

“父母應該做的事”

1. 父母帶孩子購物時教他們學會討價還價,讓他們做到能省的錢一定要省,要買的商品一定要了解它的質量、性能等多方麵的問題,了解是不是適合自己使用。

2. 教孩子合理開支自己的日常消費,如果每天節省下幾元錢,一年下來就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數目。

★育子必讀∶節儉的故事

美國有一個億萬富翁,非常節儉。他經常去公司附近的一個餐館吃便餐。每次吃完飯後,他都會留下l元錢的小費給服務生。

這名服務生原本以為富翁出手闊綽,自己可以得到很多的小費。所以每次總是搶著為富翁服務,既熱情又周到。可是富翁每一次用餐後,總是不吝惜自己的讚美之詞,卻把自己的錢袋子捂得緊緊的,隻給服務生l元小費。服務生越來越失望。

終於有一次,服務生忍不住了。這一天,富翁又來用餐,餐後他還是給了服務生1元小費。服務生看著手裏的l元小費,抱怨道:“假如我像你這麼富有,我不會這麼吝惜,隻給l元小費。”

富翁答道:“正因為這樣,我才如此富有。也正因為這樣,你才會是一個服務生。”

孩子,我要對你說

1. 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渡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饑寒。

2. 金錢這種東西,隻要能解決個人的生活就行,若是過多了,它會成為遏製人類才能的禍害。

3. 興家猶如針挑土,敗家好似浪淘沙。

4. 小錢不知省,大錢將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