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野外生存心理準備 (4)(1 / 3)

對溫斯頓·邱吉爾來說,沒有失敗,隻有得到的經驗和教訓。他的座右銘是:“從來,從來,從來,從來不要輕言放棄”。有了這種態度後,你就會得到潛在力量的支持和幫助。1940年在敦克爾克,英國軍隊被德國納粹打敗,並被逐漸驅逐到海裏。因為距離太遠,英國皇家空軍很難保護海灘和船隻,因此,德國空軍能夠隨意地轟炸和掃射他們。而在幾英裏外的裝甲部隊,也能夠輕易地將英國軍隊的殘餘部隊驅逐出這片土地。然而,也沒有特殊的原因,德軍裝甲車卻突然停止了進攻。英國軍隊才得以慢慢地乘船退回了英國。返回英國後,這支部隊成為新軍隊的核心,最終和美國聯軍一起重返法國。一旦下定決心就決不放棄,一切事情都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永不放棄的決心會成為你強有力的支柱。1940年,英國再次遭到了通過蘇伊士運河上空到達英國的德國空軍的猛烈轟炸,看起來隻是時間問題,形勢肯定有利於德國。然而,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德國的轟炸機轟炸了倫敦,英國立即回應,轟炸柏林,希特勒氣急敗壞,命令對倫敦進行全麵轟炸。空軍的壓力減輕,英國能夠繼續進行戰鬥了。

堅定不移與堅持有關,也與決心和忍耐力有關,它們都否定失敗,也就是否定放棄。美國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曾說過,“我們最偉大的弱點就是放棄。成功的方法無疑是不斷地進行嚐試。”對於愛迪生來說,每次成功前都要進行無數的嚐試。即使脖子上被拴上了皮帶,也絕對不能放棄。事實上,隻有一件事你應該放棄,那就是放棄本身。

忍耐力

忍耐力是一種積極的,也是一種被動的德行,它意味著盡管事情看起來很糟糕,也要繼續保持著鬥誌;它意味著可以整天在雨中訓練,整夜挖掘溝渠,呆在水中;也意味著能夠忍受寒冬酷暑的極限;意味著一天接一天,一周接一周的堅持嚴格的訓練。有耐力的人與沒有耐力的人的區別在於:前者能從泥沼中爬起,繼續前進。

忍耐力包含精神耐力和身體耐力兩方麵的品質,兩者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並且可以通過鍛煉養成這種良好的品質。身體越是強健,精神越能夠自律,能夠整天辛苦勞作。情況惡化時,身體和精神都能夠為忍耐做充分的準備。

1879年,在南非的諾克漂流中,為保衛一個重要的位置,150名英國士兵抵抗400個祖魯族人。有幾次他們都想放棄,但卻始終嚴格自律,意誌堅定地應對著一輪又一輪的進攻。英國人的堅定讓祖魯族人十分敬佩,最終停止了進攻的火力,他們也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有時,進攻並沒有成效,但是精神上卻贏得了勝利。諺語“記住阿拉莫”(Remember the Alamo)來源於為完成使命的保衛者的英雄主義精神,盡管這些保衛者最後全部光榮犧牲,但他們卻成為抵抗力量的象征和德克薩斯獨立戰的催化劑,“記住阿拉莫”成為了德克薩斯戰士的戰鬥口號。

精神反作用於物質

“物質決定意識還是意識決定物質”這個問題,柏拉圖曾經探討過,從那以後,這個問題成為了哲學爭論的一個主題。柏拉圖認為,這兩者是相互關聯的,你不能在不考慮精神和思維的情況下去考慮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柏拉圖也是一個二元論者,因此,他認為精神和身體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實體,精神能夠獨立於肉體而存在。

通常很少有人會懷疑精神反作用於肉體,但實際上兩者是相互影響的,它們同樣從外界接受刺激,都可以通過訓練而有更好的表現。一方麵,如果身體健康,那麼你就更容易下定決心做一些事情,比如在寒冷、霧氣重重的清晨跑步。身體不健康的話,要想繼續前進就需要更頑強的意誌和更大的決心;另一方麵,如果你采用消極的思考模式的話,比如憤怒、憎恨或恐懼,那麼,即使你的身體非常健康,已經為行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你的思維卻不能有清晰的思路和方向,有可能會導致你失去一個機會,或者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短語“健全的精神寓於健全的身體”涉及到一種理想狀態,就是既注重身體,又注重精神,使兩者能夠相互協作,發揮出最佳水平。

積極的思考

關於積極的思考這個主題,前麵已經談了很多次,可能在這一領域的內容已經泛濫成災了。但這並不是說隻要能夠積極地思考,你就能夠得到想要的任何東西,因為還有其它因素也在發揮作用。但是,毫無疑問,積極的思考能夠使身體充滿活力,而消極的思想隻能使人感到精神消沉、萎靡不振。一旦形成了積極思考的習慣,這種習慣就能夠很容易地保持住。有時,當從積極的思考轉到消極的思想時,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明顯地感覺到身體的變化。好像有人關上了電動機的開關,力量從你的肌肉中迅速消失了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