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許多其它的美德一樣,勇氣並不意味著感覺到勇敢;更多時候,意味著勇敢地行動。因此,蘇珊·傑弗斯所寫的最暢銷的圖書的題目是《感覺恐懼,無論如何去行動》(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為了證明自己的勇氣,你不得不行動,就好像你一點也不害怕一樣。盡管其他人會鼓勵我們,但勇氣通常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如果在一個方向上,你不能鼓起勇氣克服恐懼的話,那麼在另一個方向上,恐懼就會影響我們的決定。漸漸地,我們會被害怕所包圍,不能采取任何行動。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更需要突破害怕的包圍圈的意識並意誌堅決地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真正的勇氣經常與責任聯係在一起,換句話說,這些事情是我們意識到應該做、但是不願意去做的事情。勇敢的人並不一定會被熱情點燃,事實上,生氣、聒噪的人,或者欺淩弱小者,經常是那些偽裝害怕、製造混亂或表現不佳的人。勇氣包括集中力量,不停地向前運動,進入危險和未知的領域;勇敢的行動有時包含越過頂峰,進入槍林彈雨之中。但是,證明勇氣的最好辦法,是采取確定的、深思熟慮的行動。因此,承擔困難的責任經常與平靜聯係在一起。有時候,旺盛的精力看上去很像勇氣,但更容易消散,像一隻氣球在房屋上方不停地嘶嘶冒氣,直到所有的氣都放完了,又毫無生氣地落在了地上。
氣餒是勇氣的最大敵人。氣餒會讓你認為你所做的一切都太晚了,或陷入了困境,或認為別人可能會做得更好。也會有人告訴你,你做不了。這一切都會阻礙你前進的道路。此時,應該再次整理行動計劃,鎮靜地實施計劃,駁斥令人氣餒的來自內部或外部的聲音,逐漸地找回自信,繼續向前行動。好的貨車不像跑車,能在起跑線上迅速起步、提速、迅速刹車。但是,一旦貨車緩慢地開始運動了,它的前進動力卻是無法阻止的。
勇氣有時候要求信心:盡管你做好了計劃和準備,但仍然有很多未知的因素。當你鍛煉勇氣和信心時,經常是一旦啟動,你才知道身上看不見的潛力。
踐諾
查爾斯·狄更斯在最偉大的自傳體小說《大衛·科波菲爾》中提出了“踐諾”的概念:
“我隻想說,我已經記錄了生命中這段時光的堅定不移,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有著耐心、持續不斷的精力。我知道,這是我性格的強有力的組成部分,回頭看看,我發現了自己成功的原因。許多人感到工作越來越辛苦,但甚至連一半都無法成功;我之所以這麼幸運,完成現在已經完成的事情,成為了現在的我,就在於我有準時、有序和勤奮的習慣,有在一段時間集中精力實現目標的決心。否則,無論後繼者的腳步多麼快都無法跟上光陰的流逝……我的意思很簡單,不論做什麼事,我都全心全意地盡力去做;不論目標是大是小,我總是能全身心地投入。我相信,任何天生的或著後天形成的能力來自於堅定、勤奮、獲得成功的決心這些優秀的品質……正直、真誠、熱情的心是無法取代的。不要隨意依靠別的事物,這樣的話,就會失去自我;不要隨意貶低工作的價值,不論是什麼工作;現在,我已經發現了我的黃金規則。”
堅定不移
勇氣經常包括進入未知領域或做一些能引起惶恐的事情;也包括在困難環境中,能夠耐心、堅韌,具備更為順從的耐力;或者包括在困難的訓練中繼續前進,決不後退。勇氣的後一種類型通常叫做堅定不移。比起在勞累、壞天氣或其它艱難的情況下繼續前進,點燃最初熾熱的激情要容易得多。
堅定不移和忍耐力是勇氣的外延。不管是經受不住誘惑而放棄,還是暫時的搖擺而放棄,隻要你能夠再次繼續就行了。堅定不移通常可以通過持續不斷的過程得到證明,換句話說,在麵臨導致最初失敗的絕望時,也能夠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