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導言:勇敢者的遊戲 (4)(1 / 2)

例如一些身體不適、沒有經驗的人受馬拉鬆比賽的激勵,決心從事長跑運動。但是,在跑完一段距離之後,他們就不願意再去進一步嚐試了。如果不能堅持跑完半程馬拉鬆,或者甚至不能跑下8公裏(5英裏),那麼你製定跑馬拉鬆的目標就沒有任何意義。然而,通過不斷地鍛煉,慢慢地積累,一個連3公裏(2英裏)都跑不下來的人的確可以實現跑完42公裏(26英裏)馬拉鬆的目標。

要學會製定中期目標,並集中精力去實現它們,然後循序漸進,這樣才能實現更遠大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產生一些附加的好處,即建立信心。通過使用這個技巧,你能夠克服一些遠大目標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精力集中

從本質上來講,精力集中意味著在某一次特殊事件或任務中,你所有的精神和力量集中在一起。因此,精力集中和專心是獲得成功的基本組成部分。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在談到精力集中和專心的時候說:“在課題麵前,我總是不斷地堅持和等待,直到第一絲曙光慢慢顯現,逐漸地,陽光就會普照大地了。”如果艾薩克·牛頓有一些消極的想法,可能就不會有萬有引力定律以及其他的科學發現了。專心的對立麵就是分心,焦慮或者其他吸引注意力的東西都會使人分心。人類的思維是複雜的,很難在同一時間將注意力放在兩件事物上。因此,如果一個問題攪亂了思維或者一些煩惱使人分心的話,就會極大地削弱正確的執行任務的能力。

要想集中精力,就必須習慣於當前的生活狀況。對於後悔往事或預感不好的未來都會讓人感到焦慮,從而分心正在進行的事情。要想集中精力、專心致誌,你需要忘記過去(對於這些事情你已經無能為力了),不要過分地預期未來。未來遲早會來臨,它是當前狀態的一種傳承,對於當前的每一件事情你都能集中精力,得到有效處理,未來肯定會比我們預期的更美好、更光明。

我們可以通過鍛煉來實現專心致誌的思維能力。沉思是獲得這種能力的最好的方式,因為沉思能夠清理紛亂的思緒,將精力集中到某一個特殊的單詞或是某一首頌歌上。剛開始,思維可能會被分心所困擾,此時我們要做的不是去爭論,而是去了解讓我們分心的事情;然後再次將精力集中到特殊的單詞、短信或者圖像上,漸漸地,思維的“肌肉”就會不斷強壯,我們的注意力就會越來越集中。如果經常進行沉思,思維會越來越清晰,在日常行為中或是執行特殊任務的時候精力也會越來越容易集中。

從詹姆斯·洛弗爾在“阿波羅”13號上的事件中,我們可以看出集中精力的重要性。這是距離地麵幾萬英裏,並且隨時都可能爆炸的航天器內所發生的宇航員的故事。在這種環境中,外部壓力非常大,宇航員們在周圍漂浮著,洛弗爾不但要進行複雜的數學運算,還要在準確到秒的範圍內操控著航天器,如果稍有分心,很可能會葬身太空。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集中精力、專心致誌,排除雜念就關係到生死存亡。他人的行為、期待或嫉妒,還有其他一些事情都可能會造成幹擾。這關係到你自己、你的任務,或者你當前的職責。思維不能同時集中在兩件事情上,如果你把思維集中到正在進行的工作上,將不可能再去有效地處理其他的事情。處理那些亟待解決的事情,不但可以驅散焦慮和苦惱,還會很有成就感,同時也可以消除沒有信心所產生的焦慮和苦惱。

目標實現

製定目標的時候,要考慮到中期過程,也要考慮實踐它的可能性;換句話說,你不能僅僅去夢想這個目標的實現,你需要為這個特定的目標進行相應的準備。比如為自己買了一副新的訓練設備,從圖書館借閱圖書,在紙上寫下計劃等等。你必須把精力集中在你所要做的事情上,不能讓焦慮阻礙你前進的步伐,也不能被巨大的目標壓垮。這就是說,今天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你最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