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導言:勇敢者的遊戲 (3)(1 / 2)

1970年4月11日,3名美國宇航員乘坐“阿波羅”13號宇宙飛船進行登月飛行,這是美國第三次登月。他們準備在月球上安置月震計、核動力科學站等儀器,還準備對月球進行鑽探,了解月球內部月壤成分、月核結構和太陽穿透月麵的情況。詹姆斯·洛弗爾上校(Captain James Lovell)指揮了這次登月行動。洛弗爾是曆史上旅行距離最長的人,在這些經曆中,登月對他來說隻是航空工作中一項普通事務而已。然而,當行動持續了55小時54分時,情況開始變得糟糕了。在一次例行檢查中,服務艙液氧箱突然爆炸,在一聲巨大的撞擊聲後,儀表上的紅色警報燈響了起來,洛弗爾焦急地喊道:“休斯頓,我們遇到問題了。”3名宇航員即將麵臨葬身於太空的災難。幸運的是,他們並沒有“遇到”問題,問題被他們解決了。

電子專家佛瑞德·海斯指揮登月艙“奧德賽”的時候,很快就亮起了很多警報燈。登月艙“水瓶座”和“奧德賽”之間的隧道在張力作用下發出咻咻的聲音,電壓幾乎不存在了。通過氧氣和氫氣來反應發電的機器也不能正常運轉了。不久,便產生了很多的故障,這已經遠遠超出他們在訓練中所學到的知識、所練習到的場景。

當其他人和休斯頓的工作人員進行各種嚐試的時候,洛弗爾突然意識到問題似乎出現在窗戶上。“奧德賽”的一側產生了大量的氣泡,由於電子短路,兩個氧氣罐已經爆炸,其餘的氧氣罐很快也要空了。這樣下去,他們不但不能降落在月球上,而且很可能再也無法返回到地球上。當時他們離地球有322,000公裏(200,000英裏),並且飛船快速沿著錯誤的方向飛行著。

休斯頓正在緊張地忙碌著解決問題,洛弗爾也開始進行思考,將“奧德賽”與行星的位置比較,以實現改變飛船運行軌道的偉大壯舉,因為按照當時的方式運行的話,經過72,000公裏(45,000英裏)時,他們將不能再回到地球上。洛弗爾開始使用瞄準器進行精準調整,糾正飛船的飛行方向。他的任務是使地球的新月兩端坐落在瞄準器上,然後啟動引擎14秒,也就是所謂的電擊。有時,他們的腎上腺素升高;有時,他們隻能在溫度極低,非常惡劣的環境中等待。這時飛船艙內非常寒冷,根本無法正常入睡。然而正是因為洛弗爾的指揮和帶頭作用,所有的人都堅持著,沒有失去耐心和希望。

當飛船向地球急速飛行時,勞累和脫水向他們襲來。飛行員不得不像穿越沙漠的人一樣,最小限度地配給水,這對他們集中注意力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幸運的是,在緊急關頭,飛船係統重新啟動了。如果飛船的防熱保護係統沒有被破壞,能夠抵禦進入地球後的巨大熱量,他們便會安然無恙。事實上也正如此。不久之後,“奧德賽”降落在太平洋中,宇航員從飛船裏走了出來,創造了航天奇跡。

“阿波羅”13號的任務,要求高水平的身體耐力和心理耐力。盡管在許多方麵與地球上進行的其他任務不同,但技術的準確度和隊員的勇氣,與南喬治亞州的沙克爾頓及其隊員的要求是一樣的。太空旅行要求在狹促的空間中具有高度的注意力和耐心;同時,必需品的匱乏也消耗著身體能量和思維能力。它也要求高度關注細節,因為哪怕是計算上的一點點失誤都會導致飛船沿著錯誤的軌道飛行,並且遠離地球。呆在寒冷的飛船裏,“阿波羅”13號的宇航員可能很希望與精疲力竭的馬拉鬆隊員調換位置,因為至少馬拉鬆隊員能夠雙腳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