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整了一段時間,楊玉晶變得“務實”了。她開發了適合當地的新的花色品種,對縫製工人進行嚴格的技術培訓,產品不進大商場,而是自己開了兩家直營店,並天天“蹲店”,聽取顧客意見,認真分析了顧客的消費層次和心理,從實際角度設定利潤。經過一年的摸索,她的產品銷量直線上升,回頭客越來越多。她的專賣店在煙台已開了四家,並且在長春、濟南等地也有了連鎖店。
選擇幸運:
有時候我們必須要根據需要適時地調整自己,在失敗中發現自己的問題,總結自己的經驗,堅持不懈你一定會取得成功的。幸運者就是有股子這樣的韌勁。
幸運的人獨辟蹊徑
19世紀中葉,美國舊金山發現了金礦的消息傳出之後,世界各地希望一夜暴富的人都紛紛向這裏湧來,很快便掀起了一股“淘金熱”。
一個名叫李威斯特的猶太青年也加人了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然而,當他曆盡千辛萬苦來到舊金山,在淘金工地參加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淘金後,同多數人一樣,沒能找到一點金子。漸漸地,李威斯特覺得跟著眾人一窩蜂似地找金子對於自己也許不是一條可行的生財之道,要想發財,還得另找別的道路。
我們都知道,猶太民族向來善於經商,李威斯特作為其中的一員也不例外。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來到淘金之地,這裏自然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極具經營眼光的他很快就發現了這樣一點—如果自己為淘金者提供商品,可能錢會比直接淘金來得更容易、更穩當。於是,說幹就幹,他將自己所剩的一點路費和秒食費作為本錢,開了一家極小的商店,專賣一些日用品,包括鬢營用的帳篷和馬車車篷等,生意果然不錯。不過,由於本小和薄,賺得也不是很多。
一次,一位淘金者來到李威斯特的商店買東西時,大發感恨地說:“我們整天爬山搬石頭,這些棉布衣服破得實在是太快了要是能用你的帳篷布做衣服,就耐用多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顧客隨意的一句感慨把李威斯特提醒了,他想用帆布做成服裝,說不定真會受到淘金者歡迎的。要是果真如此,那可是一條很好生財之道。試想一下:此刻,這裏有千千萬萬的淘金者,隻要們每人買一套這樣的服裝,其收人的豐厚可想而知。很快,他自己店裏剩下的那些帆布帳篷改做成衣褲。結果,剛罷在店裏備出售,就有淘金者願出較高價購買,不出幾日,所有的帆布褲全售完了,首戰大捷,讓李威斯特信心大增。接下來,他拿自己所有的積蓄,從帆布商處購入一大批帆布,請服裝廠按他!設計縫製成服裝。這些大批生產的帆布服裝還特意增加了幾個!袋,以便於淘金者放些錘子、鉗子等工具和金礦石。
由於這種帆布服裝耐磨耐穿,並有便於存放工具和礦石的袋,比棉布工作服要優越得多,從而大受淘金者歡迎。所以,五來盡管李威斯特不斷擴大生產,但還是滿足不了顧客的需求。呈然,沒出多久,李威斯特就發了大財,比其他任何淘金者所賺白錢都要多。
當然,成大事者是不會滿於現狀的,李威斯特乘勝前進,和在舊金山開設了專門縫製淘金者工作服的服裝廠和零售店,並感立“李威斯特服裝廠”。服裝廠成立後,為了更多地滿足淘金者的需要,李威斯特組織了一批技術人員對礦工的勞動特點進行詭查研究,然後,不斷改進褲子的樣式。
經過反複地革新改進,李威斯特的礦工服不僅礦工愛穿,也受到了美國年輕人的青睞。隨著其式樣的基本定型,它也有了一個特定的名字—牛仔褲。慢慢的,李威斯特的牛仔裝生意越做越大,逐步風行世界。
選擇幸運:如今牛仔衣褲已經成為了年輕人永不淘汰的時尚,李威斯特得牛仔帝國如今也今非昔比的成就輝煌,這一切得益於李威斯特采用帆布做衣服的這一另類想法,在大多數人都熱衷淘金時,他卻能獨辟蹊徑開創另外一種生財之道,並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幸運就是這樣,總是需要你有一些與眾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