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的人果斷抉擇
被冠以“漢字激光照排係統之父”、“中國現代漢土印刷革命的莫基人”、“中國迎接知識經濟挑戰的先馭等一係列美名的北大方正開創者王選教授,以敏銳的場判斷力致力於技術與市場結合,遠大的學術抱負與,求產業進步結合,為方正集團開創出一條產學研一體的成功道路。
在《我一生中的八個重要抉擇》這次講座中,王選授回顧了他的人生曆程。
王選教授1954年進入北京大學數學力學係。第年分專業時,他果斷地選擇了剛剛開設的計算數學業。這個專業同計算機是關聯當時很多學生都覺得這專業沒有意思,好多人都不願報。結果王選的選習正好趕上了計算機迅速發展的年代,他自認為這是他-生中的幸運,而這個幸運是他當初的抉擇帶來的。
大學畢業後,王選投身於計算機硬件事業,在第-線跌打滾爬了三四年之後。不禁十分困惑,為什麼麵,國外好的材料、好的設計,國內隻能停留在欣賞的水平卻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創新呢?在這種困惑的習使下,1961年,他做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就是在有了幾年硬件的基礎上,毅然決定投身到軟件開發業,進右程序設計、程序自動化研究。
據王選教授稱,這個決定一經實行,他就感到豁然開朗然,一下找到了創造力源泉,很多新理論都提出來了。懂軟件的不懂得硬件,而懂硬件的人不懂得軟件,一旦有了兩種背景(跨領域的)以後,就能夠在硬件上做非常靈巧的設計,可以使軟件的效率極大地提高。
王選教授的第三個重要抉擇是在他二十多歲的時候決定鍛煉英語聽力。這在當時理科生裏頭是很少見的。那個時候VOA(美國之音)是聽不見的,幹擾得很厲害,隻有英國的BBC全部是英語而且沒有幹擾,他從1962年起,一直聽到文化大革命。得益於良好的數學基礎,又有硬件軟件兩方麵的研究經驗,加之精通英文。都為他1975年從事照排項目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那時國內搞照排係統研製的除他之外還有五家,他們都用模擬的辦法來解決問題。憑借自己在這方麵的最新進展進行係統研究。當時看到的那些資料,基本上他都是第一讀者,英語的快速閱讀能力在這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時流行的是第三代,數字存儲的,而中國隨便哪一家都是落後的、過時的,也看到正在研究的第四代—用激光掃描的方法。這一下子點燃了他的創造力。憑著他良好的硬件、軟件基礎,他敏銳地意識到,要跳過日本同行的第二代照排係統和美國流行的第三代照排係統,研究國外還沒有的第四代激光照排係統並非天方夜譚。但他的想法卻得不到時人的認同。他們就覺得這簡直有點開玩笑,王選從數學的描述方法來解決,他們真覺得難以理解。
1975年到1993差不多18年的時間裏,王選開始了獨自奮戰的曆程,18年裏頭沒有任何節假日,沒有禮拜天,也沒有元旦。這固然會失掉常人所能享受到的不少的趣,但也能得到常人所享受不到的很多樂趣。如今全的報紙99%都用了王選教授帶領北大方正開創的這激光照排技術,除對自己勞動的成果感到欣慰外,也王選教授的故事並沒有完,可以說,他帶領北大力正迎接商品化,進行產業化市場化的進程應該更精彩。但以上的四個抉擇已經基本奠定了他一生的發展方向。
選擇幸運:
王選教授的幾次抉擇,成功地改變自己的人生,幸運需要在不斷的抉擇當中去獲取,麵對人生的很多機遇,我們也因該果斷地行動起愛,果敢地做出抉擇,幸運就會來到。
創業需要有韌勁
1993年,楊玉晶舉家從黑龍江遷至煙台。借著從事邊境貿易的經驗,加上自己善解人意,善於溝通的特質,她認定自己適合做市場推銷。
一開始,她給消防實業公司推銷消防器材,後來又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銷售。她是個有心人,比如推銷房產,她不像一般售樓人員那樣說個天花亂墜,而是花了三天時間,以購房的名義,騎自行車把開發區的房地產市場摸了個遍,回來後列出一張表格,將各家的地理位置、配套情況、麵積、物業管理、能否按揭等情況逐一列出,向客戶介紹時就能分析透徹,如果對方看不好她的房子,她會告訴人家什麼地方有他需要的房子,真心地為客戶提供參考。這樣,靠真誠為她贏得了一部分回頭客,她的銷售業績直線上升,一年之後升為銷售主管,但因公司體製的原因,她還是離開了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