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蘇萊曼在向西班牙推銷牛肉之初,就已物色好了購船的客戶,它便是美國的太陽石油公司。所以,當他和西班牙政府簽完合同後,又馬上來到美國太陽石油公司。他對這家公司的老板說:“你們如果肯出2000萬美元來購買我的一艘超級油輪,我就向你們購買2000萬美元的石油。”太陽石油公司想,反正自己是要買油輪的,現在他能購買自己如此巨額的產品,何樂而不為呢?所以,欣然接受了。
最後,這宗一環扣一環的買賣終於實現了。蘇萊曼所做成的生意不是最初的2000萬美元,而是6000萬美元。在這宗巨額的交易中,蘇萊曼分文本錢未出,但從中獲取了數以百萬美元的利潤。
選擇幸運:
或許有的人會說,蘇萊曼實在是太幸運了,沒有花太多的精力就獲取了數百萬美元的利潤,但仔細想想,那些機會別人怎麼就沒有抓住呢,蘇萊曼能夠發現這些別人所不注意的機會,一舉獲得巨大的成功,所以說幸運是需要發現的,每個人身邊都有很多幸運的因素,我們都應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正直誠實帶來幸運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實驗。每個參加實驗的人有1000萬的本金,並且有十單萬元的生意要完成,如果一單生意成功就可以賺1000萬元。但在做生意的時候,誠信是關鍵的贏利因素,具體標準如下(這個標準對參加實驗的人保密):
第一次誠信價值10元不講誠信扣除10元
第二次誠信價值100元不講誠信扣除100元
第三次誠信價值1000元不講誠信扣除1000元
第四次誠信價值1萬元不講誠信扣除1萬元
第五次誠信價值10萬元不講誠信扣除10萬元
第六次誠信價值100萬元不講誠信扣除100萬元
第七次誠信價值1000萬元不講誠信扣除1000萬元
第八次誠信價值1億元不講誠信扣除1億元
第九次誠信價值10億元不講誠信扣除10億元
第十次誠信價值100億元不講誠信扣除100億元
在100多次實驗中,70%以上的人在第五次或第六次的生意交易中就開始不講誠信,95%的人最後都歸虧得一塌糊塗;隻有3%左右的人始終保持誠信經商的清新頭腦,最後成為億萬富翁。
真誠的低層次要求是不說謊,不欺騙對方,但在複雜的社會和人生活動中,目的和手段有時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例如醫生為了減輕病人的痛苦,以利於治病救人,往往向病人隱瞞病情,編造一套善意的謊話說給病人,這樣才能使病人早日康複。它表現出的並不是虛偽,而是更高、更深層的真誠。人能夠長期忍受物質上的匱乏,卻無法長期忍受精神和情感上的匱乏。每個人對他人的需要和依賴是遠遠超過我們每個人自己所了解和想象的程度的。沒有他人提供的物質,我們無以為生;沒有他人對我們精神上的慰藉,我們就會度日如年。我們每個人所渴望的關心和愛護,所希冀的理解和友誼,所需要的尊重和承認,都隻有在他人那裏才能得到。沒有他人對自己的期待、信賴、友情與尊敬,我們就無從獲得我們所需要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成就感,我們的存在也會失去價值和意義。
還有什麼比大家信任你更幸運的嗎?其實,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有多少成功的機會,誰說成功很難衡量?如果一個人想用信譽來獲得成功,就像是用一條金塊去換取同樣大小的石頭一樣容易。就看你願不願了。一個人假如失信於人一次,別人下次就會不願意再和他交往或者做生意了。別人寧可去找誠信可靠的人,因為不誠實的人,很可能會給你惹來很多麻煩。
實際上,我們現實的商業社會也是這樣,隻有始終誠信做人、誠信做事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信譽是一種寶貴的財富。
每個旅行團去香港旅遊,都會把這裏作為重點參觀項目。它就是香港島南部的淺水灣的一個豪華住宅,據說整個物業麵積1.6萬平方英尺,有遊泳池、網球場,估計約值3億元。裏麵還有很多名車,其中一輛勞斯萊斯,車牌是無字頭“8888”,被稱為香港“最具幸運意頭”的靚牌,有人估計,若拿出來拍賣,價值至少在千萬元之上!而這所豪宅的主人就是著名富豪——鄭裕彤,香港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主席、周大福珠寶金行有限公司主席,被譽為地產界四大天王之一,個人財富約有30億美元,橫跨珠寶和地產兩界,而且做得都一樣出色。他在香港的大膽和冒險是出了名的,因此別人送給他一個綽號——“鯊膽彤”。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出身寒微,中學都沒畢業。
成為億萬富豪的鄭裕彤,在別人問起他的致富之道時,鄭裕彤說:“我認為,'幸運'可能光臨你一兩次,但她不可能終生都陪伴你。其實,人的一生,'勤'字才是最重要的,然後是'誠'字,隻要有了這兩點,你的事業就基本上奠定了。”
縱觀鄭裕彤的發跡史,沒有一個時期、沒有一項業務不是靠“勤”和“誠”發展起來的。他總結自己在生意上和生活上的“二十三字處世箴言”是:守信用、重諾言、做事勤奮,處世謹慎,飲水思源,不見利忘義。“勤”是最核心的。在他一生中,差不多每天工作都在12小時以上。其餘“守信用、重諾言”,“處世謹慎、飲水思源、不見利忘義”,其實都是講的“誠”字。鄭裕彤認為,摒棄投機手段,掌握有利時機,腳踏實地地做買賣,才是發家致富的根本。
因此,鄭裕彤做生意賺錢,摒棄各樣投機手段,研究供求關係,以創新為特色,他常常教育下屬職工:做生意要有一定的利潤,但不能隻顧追求利潤,降低質量,欺騙顧客,欺騙得來的利潤,不叫利潤,是斷腸痧;腳踏實地做買賣才是致富的根本。他不允許雇員投機,一經發現,立刻解雇。
當別人說他是“鯊膽彤”,是靠投機才做成大事的,他卻說:“投資與投機是有本質區別的,隻有買空賣空才完全屬於投機的作法。……所以凡事不要過頭,不要博盡。一個商人最好永遠不要有敵人,不用視對手為敵人,做生意要胸襟廣闊,不夠闊做不了大事,當然,這個未必每個人都做得到。我的原則是:大事過得去,小事決不斤斤計較,所以長期合作的夥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