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自我的困惑:為什麼幸運的人總不是我(八)(1 / 3)

幸運總是光顧有準備的人

有這樣一個故事:兩家鞋子公司的兩個推銷員同時被派到一個土著人居住的島上去推銷鞋子。由於天氣炎熱,這個島上的土著人向來都不穿鞋子。第一個推銷員看到這些人都不穿鞋子,立刻失望了起來:“這些人都不穿鞋子,怎麼會要我的鞋子呢”於是推銷員給總部打電報說,此地沒有人穿鞋,沒有市場,我白來了,準備返回。另一個推銷員看到這些人都不穿鞋子,驚喜萬分:“這些人都不穿鞋子,賣皮鞋的市場有多大啊!”推銷員也給總部打電報說,此地沒有人穿鞋,市場前景非常大。可以設想,A推銷員放棄了在這個地方推銷鞋子的打算,無功而返。B推銷員則通過示範、宣傳等手段說明穿鞋子的好處,最終開辟出一個大市場。

卡耐基說:“在商業活動中,時機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決定你是否有所建樹,抓住每一個致富的機會,哪怕那種機會隻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性,隻要你抓住了它,就意味著你事業已經成功了一半。”生活中充滿機遇,沒有做好準備的人,是無法抓住機遇的。

中國億萬富翁黃光裕曾經是一個17歲隨兄弟至京的“打工仔”、一個用3萬元貸款開始家用電器經銷的“北漂族”,一個三十幾歲的“小夥子”,但是他具有獅子一樣的品質——既有足夠的耐心為將來的機會做準備,又能抓住時機迅猛出擊獲取獵物。

黃光裕出生於1969年5月。小時候,黃家家境清貧,最困難時,黃光裕曾拾過破爛、撿過垃圾。也因為家境困難,他16歲初中未畢業就輟學了,跟著20歲的哥哥從老家廣東汕頭北上內蒙古做生意。

1986年,17歲的黃光裕跟著哥哥黃俊欽,揣著在內蒙古攢下的4000元,然後又連貸帶借了3萬元,在北京前門的珠市口東大街420號盤下了一個100平方米的名叫“國美”的門麵。在那裏,黃氏兄弟先賣服裝,後來改賣進口電器。

當時黃光裕也琢磨過做食品生意,但當時人們的消費水平沒達到那個程度;做服裝生意,有麵料、季節性的講究,他也不太懂。而家電相對比較定型,他覺得自己做起來還比較合適。當時家電還是有貨不愁賣,就看你能不能進貨。

1987年1月1日,“國美電器店”的招牌正式掛出來了。盡管是有貨不愁賣,但黃氏兄弟仍然決定走“堅持零售,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而當時那個賣方市場背景下,很多商家正在采用“抬高售價、以圖厚利”的經營方式。

其實當時所采用的經營方式也有被逼的萬分。那時的商業機構大多是國有單位,有一級、二級批發站,有自己的渠道和網絡,實力比他強,門路比他多。“作為一家個體企業要想辦法吸引來客戶,必須有自己的東西才行”,當時他想出的方法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薄利多銷。

低價策略為小小的國美電器店帶來了不少回頭客。不僅是薄利多銷,在貨源上他也下足了功夫。“當時洗衣機、彩電等都是憑票供應的,要從非正規渠道得到這些貨,就要去想辦法。有時候,別人有好多好多產品,卻沒人來買,我就想辦法從他手裏把貨拿過來。”

因此,我們不得不承認黃光裕是一個商業天才。黃光裕和他的國美在這個市場上留下了很多痕跡,他首創的很多零售業拓展模式已經成為一種行業的通用模式。

1991年,黃光裕第一個想到利用《北京晚報》中縫打起“買電器,到國美”的標語,每周刊登電器的價格。當時國營商店對於廣告的認識還停留在“賣不動的商品才需要廣告”的層麵,即使後來也有人想學習國美的廣告策略,但黃光裕已經以每次800元的低價包下了報紙中縫。

很少的廣告投入為國美吸引來了大量顧客,電器店生意“火得不行”,“所有存貨一賣而光”。黃光裕乘勝追擊,陸續開了多家門店,“國豪”、“亞華”、“恒基”,店名不一而足,1993年前,小店麵已達七八家。

為了避免“消費者看了廣告也不知到何處買產品”的情況發生,黃光裕說服那些用美金做產品形象廣告的外國廠家與國美合作打廣告,既讓廠家廣告開支得以減少,又讓消費者“看得到買得到”。進而黃光裕又向廠家要求,贈予國美一些樣品作展示,並開設相應的產品專櫃,使顧客能看、能摸,現場就能買到。

1992年,黃光裕在北京地區初步進行連鎖經營,將他旗下所持有的幾家店鋪統一命名為“國美電器”,就此形成了連鎖經營模式的雛形。

到1993年時,國美電器連鎖店已經發展至五六家。而黃氏兄弟財富增長後,因為經營理念的不同,兩兄弟分家了,黃光裕分得了“國美”這塊牌子和幾十萬元現金。如果說黃光裕是眾多廠家形容的零售市場的一個“價格屠夫”的話,至此,黃光裕初步打造了“國美”這把“屠刀”。

24歲的黃光裕和哥哥分家後,開始一心一意建造他的家電零售王國,並從此開始以驚人的速度書寫他和國美的財富神話:1993年,黃光裕的小門麵變成了一家大型電器商城;1995年,國美電器商城從一家變成了10家;1999年國美從北京走向全國。

“人與人之間是差不多的,差一步而已,有時是半步。”黃光裕說。是憑著這領先的“半步”,黃光裕信心倍增,奮力拓展而正善於抓住機遇的人,具有敏銳的目光,機遇一出現,他就立刻出手。因而,機會永遠隻屬於醒著的人,對於那些不夠清醒的人來說,隻有在回憶中才會發現機會在哪裏,機會永不會垂青他們。

選擇幸運:

生活中衝滿了機遇,沒有做好準備的人,是無法抓住機遇的,卡耐基認為,利用機遇,必須以捕捉機遇為前提,但是捕捉到機遇不一定能被利用上。它是能被利用,還取決於利用機遇的實力準備。有一句格言說的好“幸運之神會光顧世界上的每個人,但是她發現這個人,沒有準備迎接她的時候,她就會從大門裏走進來,然後從窗子裏飛出去。”黃光裕不僅對機遇有著敏銳的嗅覺,更重要的是他做好了迎接機遇的各種準備,所以他能夠抓住到來的機遇,成就了“國美”這個家電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