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運選擇意誌頑強的人
曆史上很多成功的晉商都是從小夥計做起,他們的韌性與這種精神和氣魄何其相似!早年間,把新進店鋪學做生意的小夥計美其名曰“相公”。由相公熬成師傅,最少要經過三年艱辛的日子。無論寒暑,學徒每日天不亮就得起床。一睜開眼就馬不停蹄地忙開了:先到灶房生火燒水,隨即悄悄上櫃房替掌櫃倒尿盆,然後是裏裏外外地灑水打掃。待掌櫃起床,又須立即去疊被褥,端洗臉水。掌櫃的淨麵完畢,呼嚕呼嚕地抽水煙,學徒偷空把衝好的雞蛋捧至麵前。等這些事告一段落,火旺鍋開,趕緊下米搭籠,淘米揉饃。開飯時,要給掌櫃和師傅們端送,並且雙手捧舉碗碟,恭恭敬敬擱放。伺候老板吃喝完後,自己才敢狼吞虎咽地用點簡易飯菜。開完飯,快速洗鍋涮碗,收拾灶具,之後,馬上去站櫃台。當小夥計的學問很多,一見顧客進店,先是笑臉相迎,繼而察顏觀色,介紹商品,任其挑選,務必將買賣做成,不能讓買主走掉。那時有些鄉紳,喜歡代鄰居賒賬置婚喪嫁娶物品。這是較大的主,甭瞧是欠賬,由於貨價暗暗提高,所賺利潤比出現款尚高。因此凡遇這樣的人進店,掌櫃的早有囑咐,要求格外熱情接待。他們一到,相公們便立刻迎上前去,“張爺”、“李爺”地呼喚,接著是為其打土撩衣,請入櫃房,泡香茶,端點心。
時至中午一時左右,相公去煮午飯,夥計們仍在營業。午餐畢,相公仍去店麵賣貨。掌燈時分,始允許搭板上門。晚間,除幫助師傅們清點整理貨物、安排掌櫃的休息外,自己還要學打算盤,練毛筆字或熟悉記賬知識,不到11點睡不了覺。
正是這些小夥計經過學徒時期的多年磨練,逐漸鍛煉成熟悉業務,能吃苦耐勞,忠於職守的商號人才,還有不少人成為叱吒風雲的商號經理和主管業務人員。若無精誠頑強的意誌,萬難開啟“掌櫃”的金石之門。
相信不少人看了《喬家大院》這部電視劇,即使是像喬家這樣的晉商中的翹楚,在其創業初期,喬家的先人也是憑借不屈的意誌,頑強的奮鬥,才為後來的發達打下基礎。
喬家的經商史要從乾隆初年算起。喬家創業始祖喬貴發從小木訥口拙,家境貧寒,備受鄉鄰的冷遇。其母王氏卻教育他:“為人若肯學,羞甚擔柴賣草!為人若不學好,誇甚尚書閣老!”喬貴發一則有感於鄉鄰親朋的譏笑,非得爭口氣幹出個名堂來不可,二則受母親的教誨,明白了做人的道理。隻要走正道,憑著勤勞自立,不管幹什麼都不是丟人的事。小時候所接受的教育成為喬貴發以後做人做事的根基。
祁縣喬家家業創史人喬貴發,開始在一家祁縣人開設的旅蒙商號裏拉駱駝。拉駱駝作為一種運輸職業,都是由於生活所迫。當時歸化城有句俗語:“世上三般沒奈何,趕車下夜拉駱駝。”每年春秋兩季,受老板的指揮,馱運貨物,前往外蒙、新疆與內地。每天下午在太陽接近地平線和晚霞照紅了草原的時候,他們就登上駝路,緩緩前進,經過一夜的辛勤跋涉,次日中午,必須到達水草豐盛的預定程頭。住宿之後,既要編班守夜,又要放牧駱駝,身體疲困,終年也得不到幾天的休息。
就這樣,喬貴發一年四季餐風露宿,受苦受累,但並未消磨他發財創業當老板的夢想。
有一天,他結算了自己的工錢,帶上積蓄,奔蒙古薩拉齊而來。薩拉齊位於土默特川上,土地肥沃,又有黃河水之利。自雍正皇帝號召囤疆墾荒以來,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優越的稅賦政策吸引了大批山西農民來這裏開荒種地。經過十幾年的時間,這裏聚集了不少農民。這裏又是歸化城通往西部蒙古草原的交通要道,所以也有不少專門為旅蒙商隊服務的小店鋪。和其他山係人一樣,喬貴發為人拉過駱駝,當過夥計,吃盡千辛萬苦。後與鄰縣一位姓秦的夥計結為異性兄弟,十餘年後兩人稍有繼續,才轉移到包頭自立門戶,開草料鋪、磨豆腐、做豆芽、打燒餅、切麵,靠省吃儉用,精打細算維持生意。
薩拉齊氣候寒冷,冬季時間長,一到冬天蔬菜奇缺,整日就是土豆和胡蘿卜。這裏盛產豆類,卻沒有一家生豆芽做豆腐的!所以喬貴發開始選準了做豆腐生豆芽的生意。獨家買賣一上市,不僅搶手,而且價格看好,利潤可觀!一年下來,就把他幾年拉駱駝積蓄的本錢翻了幾倍。後來不斷發展幹上了賺大錢的買賣,終於成了掌櫃。到乾隆二十年(1775年)以後,生意才有起色,開始建立了“廣盛公”鋪號。後來廣盛公經曆了一次大的磨難以後,改名為複盛公。複盛公在喬貴發的經營下生意越來越興隆。
據說,大盛魁初創是也是屢遭挫折。有一年除夕,大盛魁因還不起賒欠的麵款,連準備做過年餃子的白麵也被人收走,結果三個人除夕夜和年初一隻能喝稀飯充饑。從此,三個人奮發努力,10年間沒有探家,並吧大年初一喝稀粥定為規矩,年年如此,代代相傳,以示不忘當年困境中的恥辱。在財神座前也供奉一碗稀飯,一條扁擔,兩個貨箱,還有曾經用作秤砣的一塊石頭,再現當年靠肩挑貨販創業的艱難,告誡後人永遠保持艱苦奮鬥的傳統精神。
選擇幸運:
每個人都渴望早日成功,獲得人生的財富,但是很多人隻是空有其夢,不付出根本性的行動,所以到最後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創業也許需要很多種智慧,但是有一種基本的智慧必須具備,那就是持之以恒的意誌和辛勤勞動的結合。喬貴發在這方麵為我們作出了榜樣。他用自己堅強的意誌和頑強的毅力,贏得了成功。鐵的事實再次告訴我們幸運之神不會輕易地降落到你的頭上,幸運的人大都是有頑強的意誌的人。
善用智慧的頭腦
一個人能竭盡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項事業,這是難能可貴的。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奮鬥目標,又不肯付出自己的力量去實施自己的計劃,這個人很難事業有成。但是,一個人或一個團體,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足的,特別是在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情況下,門類很多,社會分工精細,一個人或一個團體所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是極有限的,在某些科學技術乃至具體工作環節上,哪怕是最傑出人物或團體,亦不可能獨自完成,必須要借助別人的力量才能攻克。更為值得注意的,人的智慧力量是無窮無盡的,盡人之力遠不如盡之智,所以古人已道出了下中上的策略。
美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組委會主席美國人尤伯羅斯,當時他還隻是美國第一旅遊公司副董事長,但是他通過奧運會盈利15億美元。他的成功離不開他非凡的智慧。
奧運會,當今最熱鬧的體育盛會,當時是卻窮得丁當響的。1972年在聯邦德國慕尼黑舉行的第20屆奧運會所欠下的債務,久久不能還清。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第21屆奧運會,虧損10億美元。1980年在莫斯科舉行的第22屆奧運會耗資90多億美元,虧損更是空前。從1898年現代奧運會創始以來,奧運會幾乎變成了一個沉重的包袱,誰背上它都會被它造成的巨大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在這種情況下,洛杉磯市卻奇跡般地提出了申請,它聲稱將在不以任何名義征稅的情況下舉辦奧運會。特別是尤伯羅斯任組委會主席後更是明確提出,不要政府提供任何財政資助,政府不掏一分錢的洛杉磯奧運會將是有史以來財政上最成功的一次。
沒有資金怎麼辦?借。在美國這個商業高度發達的國家,許多企業都想利用奧運會這個機會來擴大本企業的知名度和產品銷售,尤伯羅斯清楚地看到了奧運會本身所具有的價值,把握了一些大公司想通過讚助奧運會以提高自己知名度的心理,決定把私營企業讚助作為經費的重要來源。他親自參加每一項讚助合同的談判,並運用他卓越的推銷才能,挑起同業之間的競爭來爭取廠商讚助。對讚助者,他不因自己是受惠者而唯唯諾諾,反而對他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讚助者必須遵守組委會關於讚助的長期性和完整性的標準,讚助者不得在比賽場內、包括空中做商業廣告,讚助的數量不得低於500萬美元,本屆奧運會正式讚助單位隻接受30家,每一行業選擇一家,讚助者可取得本屆奧運會某項商品的專賣權。這些聽起來很苛刻的條件反而使讚助具有了更大的誘惑性,各大公司隻好拚命抬高自己讚助額的報價。僅僅這一個妙計,尤伯羅斯就籌集了385億美元的巨款,是傳統做法的幾百倍。另外讚助費中數額最大的一筆交易是出售電視轉播權。
尤伯羅斯巧妙地挑起美國三大電視網爭奪獨家播映權的辦法,借他們競爭之機,將轉播權以28億美元的高價出售給了美國廣播公司,從而獲得了本屆奧運會總收入1/3以上的經費。此外,他還以7000萬美元的價格把奧運會的廣播權分別賣給了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