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自我的困惑:為什麼幸運的人總不是我(七)(3 / 3)

讓我們來看看美國零售業巨頭沃爾瑪的創始人山姆·沃爾頓是怎麼勤儉持家的。

山姆·沃爾頓1918年出生於一個美國鄉村小鎮。隨之而來的大蕭條,給他的童年留下了很深的印記。山姆的父親是個工作不太穩定的職員,從未有過創建自己事業的那種信心和雄心,他不相信舉債經營。大蕭條時期父親負責處理大都會保險公司的陳年老帳。接觸的對象大多數是還不出貸款的農場主,他不得不從數百個曾經是小康人家的手中沒收他們原來擁有的農場以抵債。山姆曾經與父親同行,這場景令人心酸。所有這些必然會對孩提時候的山姆留下很深的印象。

但是山姆從未想到過自己是窮人。沃爾頓全家上下盡可能地為賺取每一個美圓而忙碌著。母親想到一個主意開一家小牛奶店。學齡前的山姆很早就起來擠牛奶,母親加工和裝瓶,下午放學後負責送奶。他們十多個訂戶,10美分1加侖牛奶。大概七八歲左右,他開始給訂戶送報刊雜誌。他還賣過《自由雜誌》,每份賺5分錢。然後換成賣《婦女家庭良伴》,每份賺10美分。

他的生活就是這樣展開的,付出一份辛勤,就會有相應的回報。美元到處是,就看你能不能一個一個的積攢和獲取。保持這樣一種心態,或許是兒時從母親那裏得到的最好的教育。生活麵前,沒有揀來的舒坦。母親是個天生的鼓動家,她明了真正的鼓動不是靠言辭,而是靠無聲的行動,靠責任感的塑造,靠榜樣。她坦然地把山姆生活的軌跡交托給他自己。

自從讀高中起,山姆一直是自己賺錢,買自己所穿的衣服。進大學後,他增加了幾條送報路線,還雇傭了幾個人幫忙,並且使送報成為一項相當不錯的業務。除了送報紙,他還在餐廳當侍應生,以換取免費的一日三餐。他同時也是遊泳池的主要救生員。如此忙碌一年,可賺4000——5000美圓,這在大蕭條後期是一筆相當可觀的錢財了。這時,他的開支中還得加上付學費、飯錢、聯誼會會費和交女朋友的錢。山姆曾經壯懷激烈,夢想做一個保險推銷人,那就必須讀金融研究生。但是當他緊巴巴地讀完大學時,左右盤算,一個美元一個美元地數,無論怎樣使出渾身解數,自己的錢也不夠所需要的開支。無奈隻好放棄。對一個從來沒有輸過一次棒球賽的小夥子來說,放棄自己的夢想,是多麼痛苦的事!山姆坦然接受了。

山姆寫道,“我很小起就知道,小孩幫助家裏養家活口,作個貢獻者而不是一個單純的索取者是多麼重要。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懂得用自己的雙手掙一美圓是多麼艱辛,而且也會體會到,當你這麼做了,這是值得的。有一件事我的爸爸媽媽看法是完全一致的,即對錢的態度:決不亂花一分錢。”

弟弟巴德·沃爾頓回憶:“我們就是這樣長大的。當有一便士硬幣丟在街上時,有多少人會走過去把它撿起來?我打賭我會,而我知道山姆也會。”

有一個細節比較生動地左證了巴德的判斷力。那時,山姆已經是世界首富,一個攝影師要為山姆拍一個露天照。他在地上丟了一枚5分錢的硬幣,想檢驗一下這枚硬幣能不能逃脫山姆的眼睛。山姆要趕時間,剛剛飛行結束,還有一個重要的會議在等著他。他隻能急急忙忙地往攝影師這邊跑,要在盡量短的時間內擺好姿勢,照個露天照。打了一個轉,他發現了地麵上的5分錢,直言不諱地說,“你讓我站在哪裏?站在那個硬幣上嗎?”

艱辛的歲月,從來就不白白光顧一個人。當山姆已在世界上嶄露頭角,準備做出自己一番事業時,他早已對一個美元的價值懷有一種強烈的、根深蒂固的珍重態度。生活艱辛,卻賜給山姆·沃爾頓一筆無價的財富。

山姆對為顧客節省每一個銅板的經營原則有著深刻的熱愛。他慶幸自己起步時的艱難:“要是我們有充足的資金,或者要是我們成為一家大公司的子公司——這是我曾經想這樣做的——我們也許甚至不會打算在小城鎮開設商店。結果就會失去在這些小城鎮獲得的商業機會。我們得到的第一個巨大教益是,在美國的小城鎮裏存在著許多許多的商業機會,它比任何人包括我本人所想象的要多得多”。

小鎮上起家的山姆,他的顧客是具體生動的,他們珍視每一個銅板的價值。一個成功的小鎮街角雜貨店的要義是能敏銳捕捉周邊人群的些微需要差異,並且下力氣為顧客節省每一個銅板。確實,在起步階段,如果有過多的資金、過多的機會可能不是一件好事,它會讓你跳過紮實的一步步的積累,而直接進入投機取巧的較量中。

從沃爾瑪商店開張那一天起,山姆就明確指出,沃爾瑪不是僅僅低價銷售某些商品的商店,而是實行真正的廉價銷售,所有商品都要實行廉價銷售。必須始終保持沃爾瑪的價格比任何一家商店的價格都低。當顧客想到沃爾瑪商店,他們就會想到低廉的價格和保證滿意。他們可以確信,他們不可能在其它地方發現更便宜的價格。沃爾瑪全心全意地致力於這種想法。在一個以銷售推動型的行業,以一貫之地不拘一格抓采購和促銷。

有一筆生意使山姆終生難忘。它首先使山姆確立了經營思考問題的方式:為顧客節約每一個美元,就會為商家自己多賺進一個美元。這種思維,最終成為沃爾瑪公司經營哲學的基礎。紐約一位叫哈裏·韋納的人經營著一家采購服務公司,經營的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業務。他們訪問所有各種不同的製造商,然後列出他們要拍賣待售的貨物清單。當某個人給他一份訂單後,他就把定單交給有關工廠,並收取5%的傭金。然後廠商就會把貨物發運給我。而當時一般批發商要收25%的傭金。

哈裏按每打2美元的批發價經銷女內褲。山姆過去一直按每打2、5美元訂購並按一美元3條的價格出售。從哈裏那兒訂貨,可以按1美元4條的價格推銷。為此,山姆的商店作了一次很大的促銷,商店熱鬧非常。這使他們都明白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它最終改變了全美國零售商出售和顧客們購買商品的方式:你可以降低標價,但賺取得錢更多,因為銷售量增加了。於是,低價銷售,把低價的好處轉讓給顧客,為客戶多節約一個美元,成了沃爾瑪公司起步的重要手段。

沃爾瑪始終堅持自己的做事方式,決不隨波逐流。到紐約采購,山姆帶領的5、6人團隊,一反紐約人早晚不談生意的習慣(因紐約人上下班要長途往返乘坐地鐵),而是要保證所有時間都有事幹,以盡量壓縮出差時間。住的是擁擠的小旅館,一律是步行,從來不打的。采購費用壓得盡可能低。

創業初期,山姆本人就是各家商店的采購入員和運貨司機。他駕著一輛老舊的拖鬥汽車一個店一個店地跑,汽車裝得滿滿的,以至於駕駛室都沒有足夠的空間。幹具體事,成了沃爾瑪管理層的傳統。經理們辦公的場地總是最簡陋的,那個在貨架前鏟貨的人往往就是那家商店的經理。節省每一筆開支,而且始終如一,使得沃爾瑪與一大批當時很活躍的零售商區別開來。山姆常常會發出會心的歡笑:那些出手闊綽,肯大手大腳花錢進行促銷的商人,開著卡迪拉克豪華車到處招搖的大亨們,早就黯然退出零售業。他們隻能靠限定繼承權擁有世界,可能在競爭中存活。

弟弟巴德·沃爾頓回憶,“我們幹過一切事情。我們清洗櫥窗,打掃地板,布置櫥窗。我們也幹所有儲藏室要幹得活,登記入庫貨物,幹經營一家商店要幹的所有活。我們必須把開支限製在最低限度上。這是我們數年以前就開始做的。我們就是以降低經營成本的方式賺取利潤。這方麵山姆總是很有辦法。他總是常識做一些別出心裁的事情。”

選擇幸運:

勤儉節約表現得不僅僅是一種行為,更重要的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和理念,是一種經營之道。隻要看看世界上成績斐然的成功人士或福布斯排行榜上的富豪們,有哪一個是驕奢淫逸、好逸惡勞的?巴德·沃爾頓兄弟是如此,比爾蓋茨先生,時代周刊2005年度風雲人物,以勤儉節約、樂善好施而聞名。選擇勤儉持家吧,那樣你也就離幸運不再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