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五章(1 / 3)

53.輕易得罪上司

張小姐是一家公司的外勤人員,是個聰明伶俐的女孩。她腦子靈活,言辭犀利,還有豐富的幽默細胞,無論到哪兒都是顆“開心果”。但如此可愛的張小姐,卻得不到老板的青睞。

張小姐工作非常努力,有一次她加了一整夜的班,第二天一大清早趕到公司。滿身疲憊的她還要被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說她工作不夠仔細、狀態差等等,任她怎麼解釋都不行。張小姐委屈極了,向比較談得來的老員工請教,對方反問她說:“想想你平時有沒有在言詞上對老板不敬啊?

這麼一問,張小姐想起來了,自己平時就愛與同事開玩笑,後來看老板斯斯文文,對下屬總是笑眯眯的,膽子一大,就開起了老板的玩笑。有一天,老板穿著一身新西裝來上班。別人都是微笑地對老板說:您今天真精神啊!隻有張小姐誇張地大叫:“老板,你今天穿新衣服了!不過款式好像是去年流行過的啊!”現在回想起來,當時老板的臉色真是特別難看。

還有一次,張小姐帶著剛剛談好的客戶和協議來找老板簽字。看到老板龍飛鳳舞的簽名,客戶連連誇獎老板:“您的簽名可真氣派!”張小姐聽了又是一陣壞笑:“能不氣派嗎?我們老板暗地裏練了三個月了!況且這是他寫得最多的文字。”此言一出,老板和客戶都陷入了尷尬。

想到這些,一向快言快語的張小姐再也高興不起來了。原來這就是她雖然聰明能幹,卻無法受到重用的原因。

深入分析:

雖然心胸寬闊的君子不少,但忘不掉當眾被頂撞的難堪的人也很多,所以這件事有可能向以下幾個結果發展:

雙方盡棄前嫌,不找不相識,反而成為好朋友。這種結果再好不過了,但是確實不多見。

雙方從此心存芥蒂,一方低頭認錯,自尊心受損,終究不能釋懷;另一方耿耿於懷,雖然對方已經道歉,但終究無法讓心裏舒坦,於是二人貌合神離。為以後更激烈的衝突拉開序幕。表麵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暗裏地是波濤洶湧。雙方都懷恨在心,找準機會要叫對方難堪,從此勾心鬥角。

正確做法:

有一家公司新招了一批員工,在老板與大家的見麵會上。老板逐一點名。

“黃燁(華)”。

全場一片寂靜,沒有人應答。

一個員工站起來,怯生生地說“老板,我叫黃燁(葉),不叫黃燁(華)。”

人群中發出一陣低低的笑聲。

老板的臉色有些不自然。

“報告經理,我是打字員,是我把字打錯了。”一個精幹的小夥子站了起來,說道。

“太馬虎了,下次注意。”老板揮揮手,接著念下去。

沒多久,打字員被提升為公關部經理,叫黃燁的那個員工則被解雇了。

一般說來,和上司發生衝突,能和睦收場的很少,絕大多數都會演變成另一種形態的衝突,在這種衝突中,除非你真有本事,或是客觀條件對你十分有利,否則作為下級的大都要敗下陣來,因為上司有比你充分的條件可運用,你根本沒有機會取勝。

——不給你事做,你再怎麼有本事也不可能每天閑著沒事吧。

——吹毛求疵,明明滿分的工作,他還是不滿意,挑毛病挑到你抓狂。

——給你不好的評價,考核成績不好,加薪、升職還有希望嗎?

——挑撥你和同仁之間的感情,把你孤立起來。

——當眾給你難堪。例如,在開會的時候批評你的能力。

總之,辦法是很多的,他隻要用上述其中一個方法,你就要寢食難安了。如果你想越級打小報告,除非你利益輸送,否則按照常理,上級還是要受到庇護。這還不算,你還會給別人留下不懂規矩的壞印象,除非你真有能力,否則人人會敬你而遠之。

如果可能,盡量避免與上級發生衝突,大家來都是為了工作,有什麼解決不了的矛盾呢?如果你年輕氣盛,不小心頂撞了上級,而且你也不想辭職,那麼趕快向他道歉。這是唯一可行的措施,雖然不一定有用,但不去道歉後果肯定更糟。

54.背後說別人的不好

在一次宴會上,某人在酒桌上向鄰座的人講起某校校長的秘密來,同時表現出對校長卑鄙行為的大為不滿,並大大地說了一堆攻擊的話。直到後來,那位太太問他說:“先生,你認識我是誰嗎?”“還沒有請教貴姓。”他回答說。

“我正是你說的那位校長的妻子。”

這位先生立時窘住了,場麵非常尷尬。

這位太太很有教養,沒有當麵指責他,但這位先生口無遮攔地背後說人壞話,給別人留下了一個非常壞的印象。

深入分析:

在這個世界上,心地多好,學曆再高的人也不可能沒有說過別人的壞話。說壞話的初衷一般是為了消除心中的不快,當麵對強大的對手時,勢弱的一方不能當麵反抗,往往以背後說壞話的方式來發泄不滿,求得內心的平衡。

正確做法:

有一個員工,在與同事們午休閑談時,順便說了上司的幾句好話,“陳征這個人很不錯,辦事公正,對我的幫助尤其大,能為這樣的人做事,真是一種幸運。”沒想到這幾句話很快就傳到陳征的耳朵裏去了,這免不了讓陳征的心裏有些欣慰和感激。而同時,這個員工的形象也上升了。那些“傳播者”在傳達時,也順帶對這個員工誇讚了一番:這個人心胸開闊,人格高尚,真不錯。

背後說人壞話是不可取的,一種聰明的做法是背後說人的好話。喜歡聽好話似乎是人的一種天性。當來自社會、他人的讚美使其自豪心、榮譽感得到滿足時,人們便會情不自禁地感到愉悅和鼓舞,並對說話者產生親切感,這時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就會讚美而縮短、靠近,自然就為交際的成功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當麵說好話和背後說好話的效果不同,在背後說一個人的好話比當麵恭維說好話要好得多,你不用擔心,你在背後說他的好話,很容易就會傳到他的耳朵裏。

在背後說別人的好話,能極大地表現你的“胸懷”和“誠實”,有事半功倍的效用。比如,你誇上司,說他公平,對你的幫助很大,而且從來不搶功。以後,你的上司在“搶功”時,可能會有那麼一點顧忌,也會手下留情。

人總是喜歡聽好聽的話,即使明白對方講的是奉承話,心裏還是免不了會沾沾自喜,這是人性的弱點。換句話說,一個人受到別人的讚美,絕不會覺得厭惡,除非對方說得太離譜了。讚美是一種學問,其中的奧妙無窮,但最有效的讚美則是在第三者麵前讚美對方。因為,當你直接讚美對方時,對方極可能以為那是應酬話、恭維話,目的隻在於安慰自己罷了。若是通過第三者來傳達,效果便截然不同了。此時,當事者必然認為那是認真的讚美,毫不虛偽,於是真誠接受,對你感激不盡。如果這個人是你的下屬,在深受感動之下,他會更加努力工作,以報答你的“知遇”之恩。

試想一下,如果有人告訴你,某某人在背後說了許多許多你的好話,你會不高興嗎?這種讚美,如果當著你的麵說給你聽,或許適得其反,讓你感到虛假,或者疑心他不是出於真心。為什麼間接聽來的便覺得特別悅耳動聽呢?那是因為你堅信對方在真心地讚美你。

55.不懂裝懂自作聰明

有位小雜誌社社長資曆不深,水平不高,但他不管是什麼場合總喜歡裝腔作勢,指手劃腳並且故意以降低自己的音調來表現經驗豐富的樣子。不但如此,他也總是一副無所不知的樣子,這種姿態讓人覺得他好像在做自我宣傳。然而,不論他再怎麼裝腔作勢,再怎麼發表高見,他出版的雜誌或周刊也永遠登不上大雅之堂。

他所出版的刊物總是被人批評為現學現賣、膚淺的雜學之流,這是因為他對任何事都喜歡插進一腳來評論,發表並不高明的高見。殊不知他說的越多就越暴露出無知的本質,再加上一副天上的事我知一半,地上的事我全知道的樣子,不但被別人看不起,而且還覺得他滑稽可笑。這種人怎麼會贏得別人的信任呢?在朋友中,最令人敬而遠之的就是這種不懂裝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