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1 / 3)

34.得饒人時要饒人

眼看快到中午了,家住三樓的小敏趕著洗菜做飯,一不小心,淘米水灑到了一樓,濺到了一位老大爺的身上。老大爺還沒說呢,一位青年男子衝了出來,揚頭便嚷:“哪個啊?髒水潑到我爸爸身上來了!”

小敏自知理虧,連忙從三樓伸出頭來道歉。但是青年人得理不饒人,越罵越難聽,“缺德”、“沒教養”的全罵了出來。聽到這麼罵人,小敏的心頭火一下子就躥起來了,迎頭回罵。頓時,兩個年輕人吵得不可開交,幸虧鄰居紛紛勸架,不然兩人非打起來不可。本來在鄰裏之間發生這種事,又不是有意的,道了歉也就可以算了,可這青年人不依不饒地罵個不停,就做得過分了。

深入分析:

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人際交往中,一定要懂得留一點餘地給得罪自己的人,給對方一個台階下,少講兩句,得理饒人。否則,不但消滅不了眼前的這個“敵人”,還會讓身邊更多的朋友疏遠你。

如果你得理不饒人,讓對方走投無路,就有可能激起對方“求勝”的意誌,而既然是“求勝”,就有可能不擇手段,不顧後果。即使在別人理虧時,你在理已明了的情況下,放他一條生路,他也會心存感激,就算不如此,也不太可能與你為敵。

有句俗話說得好:得饒人處且饒人。人在有理的時候不要咄咄逼人,抓住別人的“小辮子”不放,而要有容人容事的胸懷。“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這是人們貼在彌勒佛身邊的一幅對聯。從這幅對聯中,不難看出人們對大慈悲、大胸懷的敬仰之情。常懷寬容之心,實際上也是做人的一種美德和力量。

戰國時趙國的藺相如以國家利益為重,一忍再忍廉頗的尋釁羞辱,他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的大境界,終使廉頗幡然醒悟,從而給世人留下“將相和”的千古美談。《孫子兵法》中也說過,攻敵時要留一條退路給敵人,若是把敵人團團圍住而不留一條活路,敵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之下隻好決一死戰,全力反擊。

應該說,寬容是雙向的,於人於己都有益。如果一味苛求別人,得理不饒人,這樣不但於事無補,也容易傷了感情。

正確做法:

金鵬和他的同學一起大學畢業,一起去一個公司試用。他們一起拜訪了一位大客戶,這是一單大生意,對方同意第二天簽合同。金鵬和他的同學非常興奮,在宿舍裏喝酒慶祝。結果金鵬酩酊大醉,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晨。醒來後,他才知道,他的同學竟趁他爛醉如泥的時候,提前簽成那單生意。當然,所有的功勞都成了同學一個人的。

金鵬在盛怒中找同學算賬。對方辯解說,喝完酒,心裏不踏實,所以打算連夜將那個合同弄好。想和他一起去,可叫了他半個小時,也沒能把他叫醒。金鵬對同學的話當然不信,可是有什麼用呢?因為那單大生意,金鵬的同學升了職。

金鵬他和同學徹底絕交,拒絕去一切有那個同學的場合,繼續埋頭苦幹,一年後也升了職。後來,金鵬的同學多次找到他,向他道歉。可是金鵬想起當初的事情就耿耿於懷,對同學的道歉總是置之不理。

其實金鵬也並不快樂。他說,本來犯錯的是我的同學,要受到心靈懲罰的,也應該是那位同學。怎麼到最後,竟成了他自己?這麼幾年,自己一直處在憤怒、沮喪、仇恨和痛苦之中。

金鵬的另一個同學告訴他:“因為你有了太多的恨。如果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了仇恨,那麼,你就會不快樂。有的時候,需要得饒人處且饒人。如果你原諒別人曾經的過錯,其實對於你也是一種解脫。”

第二天,金鵬試著跟他的同學交流了一下。結果,多年的積怨一掃而光,他們再次成了朋友。

35.背後論人短長

幾個女士在討論什麼是“黃金王老五”,然後給男人下定義,她們所謂的優秀男人是要有社會地位、有錢、有房有車什麼的。然後說起單位上的小沈沒車沒房,像他這樣的,根本找不到好對象!後來這些話傳到小沈的耳中,讓他聽了很不愉快。小沈是沒房子沒車,可他為人熱心,工作認真負責,平時表現得相當不錯,聽她們的說法,弄得非常生氣,以後他們的關係就緊張起來!用宋丹丹小品裏的話講,就是“太傷自尊了”。

深入分析:

背後揭人短處或笑人出醜是傷及人自尊的事情,這樣的傷害會讓人覺得大跌麵子。被擊中痛處,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件不愉快的事情。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不去碰觸別人的痛處,不但是待人處事應有的禮儀,更是在都市叢林中左右逢源的關鍵。某些人暴跳如雷的時候,會口不擇言,用侮辱的語言攻擊別人最敏感的隱私,這是相當不明智的行為。有修養的人即使在盛怒之下,也不會擴散憤怒的波紋;但是涵養不夠的人,往往就會麵露凶貌,口出惡言,甚至隨手拿起手邊的東西往地上摔。

所以,對別人的短處,要像自己的短處一樣小心回避;在別人出醜的時候,要裝著視而不見,不要當麵揭發。

英國作家托馬斯·富勒曾經寫道:“失足引起的傷痛很快就會恢複,然而,失言所導致的嚴重後果,卻使你終身遺憾。”

正確做法:

一個旅美學者這樣講:“我在美國和俄國時,從來沒有人在我麵前說第三個人的壞話,我自己倒有時會犯這個毛病,在一個人麵前對不在場的某個人說三道四。後來有個俄國人告訴我:‘在我們這個地方,和一個人議論另一個人的事是不道德的。’我從那以後就把這個壞毛病徹底地改掉了。”

我們都知道背後議論他人的毛病,對人際關係極具破壞力。而人際關係的好壞對我們每個人的發展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要清楚地認識這個問題,避免它發生在自己身上。

喜歡在別人背後道人長短的人是刻薄的人。每個人都不會十全十美,有的稍胖,有的太矮,有的眼睛小,有的甚至有缺陷。對於這些天生的外觀,並不是隻有你一個人能精明地看出來。如果自以為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別人的短處,並且自詡為觀察細致,恐怕你就真的是個尖酸刻薄的人,如果你還包藏著自己的私心和企圖,那你就是一個居心叵測的小人。

要是真誠地對待別人,即使是指出別人的錯誤和缺點也應該誠懇地當麵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而在別人背後說三道四就是人前一套,人後一套,並非真心所為,是虛偽的表現。

雖然所論的隻是一些小是小非,看上去不需要背負任何道德意義上的責任,但是對於聽話者本人來說,他已經覺得你麵目可憎,品行不端,打心眼裏排斥你,因為你已經踐踏了他的尊嚴。

更糟糕的結果是,你不僅失去了那個被議論者,你更多的朋友也將遠離你。別人總是通過你對別人的評價來評價你。從你刻薄的調侃和虛偽的表現裏,你身邊的那些人會很清楚你是一個挑剔、刻薄和虛偽的人,他們不會願意和你深交。他們會在心裏想:他這麼挑剔,當著我的麵不說什麼,不知道背著我怎麼貶損我呢?這種人不值得交往!久而久之,你的交際圈子就會越來越窄。

一個人若想和同事、上司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一定要記住:保持適當距離,做事公私分明,尤其要注意,言談之間不要在背後議論別人的長短是非。

36.總愛顯示小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