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麵子才會有魅力。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每個人都有好勝心,你想聯絡感情,就必須重視對方的自尊心,特別是不要在小事上讓人丟麵子,故意去傷別人的麵子更是一種要不得的做法。

改變別人的觀點要注意不要傷了別人的麵子。在談話中,對方堅定地表達了一個觀點,你不同意,要改變他的觀點時,首先要顧全他的麵子。因為若同意你的意見,也就等於承認他是錯的,他的自尊心使他難以接受。

責備別人時也要顧及別人的麵子。因為錯誤已經犯下了,責怪不僅於事無補,反而會使人產生抵觸情緒,並拚命辯解自己的“錯誤”是“正確”的。同時,責怪也是危險的,因為它更直接地傷害了一個人的自尊,嚴重挫傷了他的麵子。

中國人常說“人爭一口氣,佛為一炷香”。不能不給別人麵子,不能扯破臉皮,更不能讓別人顏麵掃地。顯而易見,“麵子”是國人交往中不可回避的重中之重。在人際交往中,千萬不可以隨意就傷人的麵子,更不能故意去傷別人的麵子。

32.喜歡追問別人的“私事”

鄭先生年過而立仍然沒有結婚。人到了一定年齡而不結婚,似乎變成“眾矢之的”,經常有人“關心”,甚至“嚴重關切”。遇到認識的人時,總會被問道:“怎麼還不結婚?”“什麼時候喝你的喜酒啊?”被問多了,問煩了,沒結婚的鄭先生隻能回答:“我的事我自己會考慮,你不用操心。”然而,有的人還偷偷打聽:“他長得也不錯,怎麼還不結婚?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有什麼毛病?”害得鄭先生的父母也問他,你是不是“生理”有啥毛病?

最近問他“怎麼還不結婚的人”越來越多,他煩了,隻好回答他們:“因為我的屁股上長了一個胎記!”“你的屁股上長了一個胎記?那跟你不結婚有什麼關係?”他說:“是啊,那我不結婚跟你有什麼關係?”鄭先生非常苦惱:唉,怎麼會有那麼多人愛管閑事,管人家愛不愛結婚這種私事呢?

深入分析:

西方人說:“與人交談,猶如彈琴一般,當別人感到乏味時,便要把弦按住,使它停止振動、發聲。”

人們日常交談,處理“問”與“不問”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天然的、本能的維護自己內心秘密的情緒,遇到別人不得體的詢問,就可能自然發生逆反心理。這就造成一種局麵:提問者尚不經意,被問者常常不由得心生厭煩,厭煩這種交際方法,甚至厭煩這個問話的人(盡管也許此人並不壞)。如再遇到那種事事在意,處處留神的“查戶口專家”,被問者的厭煩之情會更加強烈。

沒結婚,實在是個人的問題,但是很多人卻表現出“極度關心”的態度,其實他們自己的婚姻也未必就好到哪裏去。古人雲:“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侮”,尤其是在別人“結婚不結婚”的私事上,過分的關心、多言,總不是令人愉悅的事。

這種問題傷及了他人的自尊,往往會被毫不客氣地駁斥回來。

這類不該問的問題還包括女性的年齡和婚姻,“青春永駐”是每個女人的夢想,女人最忌諱別人問她的年齡。在西方,這被視為不尊重女性、不懂得禮貌的表現。

無事不問會使自己變得淺薄庸俗,試想,一個喋喋不休好探問別人私事的人,怎麼可能獲得真正的朋友?

私人空間就像悶葫蘆一樣,讓人看不見更猜不透,裏麵裝的是什麼藥隻有自己清楚。所以,在交往中,雙方能夠自覺地尊重對方的私人空間,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也更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正確做法:

有一個朋友講述自己與妻子長久恩愛的秘訣:我和妻子已結婚16年了,我們都很注意尊重對方的私人空間。家裏的電話響了,來電話的人是找妻子的,無論是男是女,妻子在,將電話聽筒遞給妻子;妻子不在,告訴對方妻子的去向,然後讓對方以後再來電話。從不詢問對方是誰,找我妻子幹什麼,我覺得,那是妻子私人空間裏的內容,與我無關,最好不去詢問。如果需要我知道,妻子會主動告訴我。另外,妻子的東西,我從不翻動。寄給妻子的任何書信、賀卡等,我也從不翻動或偷看。同樣,這是她的私人空間,尊重就是不做任何會引起妻子反感、不悅的事。當然,尊重是相互間的,妻子同樣非常尊重我的私人空間,凡是我能夠做到的“方麵”,她也同樣表現出色。

與別人交往時,總離不開“問”。明知故問,就是明明知道也要問,有種明知故問,會令對方高興。比如,有時候該問的,要明知故問,比如:“你的鑽石戒指很貴吧?”“聽說你最近又出了一本新書,一定很暢銷吧?”這些可能都是你知道的,但你故意明知故問,對方會認為你很關心他,所以對你很有好感。他可能會接著你的話題,滔滔不絕地說下去,並且有可能說得心花怒放。這樣,你就可以贏得別人的好感,打開和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使雙方的心彼此更親近。

但日常交際中,有些不該問的東西,即使你想問,也不要去問,諸如:“你今年多大啦?”“為什麼還不結婚呀?”等等。這些話題,有時對方不便作答,自然而然地對你的問話很反感,會因此而討厭你,對你敬而遠之。

有些人是無事不問,他們最喜歡探問別人的私事及秘密新聞。有時為了增加他閑談的資料,有時僅僅是為滿足好奇心,即使與自己無關的事,仍然喜歡追問到底。如果是對方適當的關心,會令人覺得舒心,但若整天喋喋不休,則十分令人厭煩了。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往往具有不可估量的殺傷力。

在你打算問對方某個問題的時候,最好先在腦中過一遍,看這個問題是否會涉及對方的個人隱私,如果涉及到了,要盡可能地避免,這樣對方不僅會樂意接受你,還會因你在應酬中得體的問話與輕鬆的交談而對你產生好印象,為繼續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些問題不宜刨根問底。比方說,你問對方住在哪裏,對方回答說:“在北京城”或說“在香港”,那你就不宜追問下去。如果對方高興讓你知道,他一定會主動地說出,而且還會說“歡迎光臨”之類的話。否則,別人不想讓你知道,你也就不必再問了。此外,在問其他類似問題時,也要注意掌握問話尺度,要適可而止。

在交際中,不該問的,即使你想問也不要問。凡對方不知道或不願意別人知道的事情都應避免問。要時刻記住,問話的目的是引起雙方的興趣,不是使任何一方感到沒趣。那麼,你的提問技巧就非比尋常了。

33.總在小事上嘮叨

有一位媽媽從早到晚嘮叨個沒完。兒子在家裏一刻都不得安寧,沒有一件事可以清靜自在地做。兒子在浴室洗臉,她會在客廳喊:“不要忘記關燈!”兒子開窗戶時,她說:“不要忘了關上!”每天都是:“你到哪兒去?去洗手!”“不要和某某在一起,他是個壞孩子!”“不可以!你為什麼要買那本書,與你的學習毫無關係?零花錢怎麼隨便亂花?去刷牙!你臉怎麼那麼蒼白!站直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