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

高適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與岑參並稱“高岑”,少孤貧,愛交遊,有遊俠之風,早年曾遊曆長安,後到過薊門、盧龍一帶,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其詩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寫邊塞生活,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燕歌行》是樂府《相和歌辭·平調曲》舊題,多為思婦懷念征夫之意。開元二十三年(735)幽州節度副使張守珪因與契丹作戰有功大受封賞,遂恃功驕縱,不恤士卒,開元二十六年(738),其部將敗於契丹,張卻謊稱大勝,並賄賂使者。高適從“客”處得悉實情,乃作此詩以“感征戍之事”。詩的主旨是感慨軍中苦樂不均,將領荒淫腐敗、驕傲冒進、不恤士卒,致使戰爭失敗,廣大戰士遭受極大痛苦,付出巨大犧牲,苦與樂、悲壯慘烈與驕奢淫逸形成鮮明的對此。結句借古喻今,比一般因靖邊而思名將的含義更為深刻。此詩當是高適所作邊塞詩中最著名的一首。

古從軍行 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1]。

行人刁鬥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2]。

野雲萬裏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3],應將性命逐輕車[4]。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5]。

注釋

[1] 交河:在今新疆吐魯番西北,這裏泛指邊疆河流。

[2]公主琵琶:漢朝公主遠嫁烏孫國時所彈的琵琶曲調,多為幽怨之聲。

[3]玉門:即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縣。遮:攔阻。這裏指皇帝不準休兵。

[4]輕車:漢時有輕車將軍,此處指將領。這兩句是說,玉門關還關閉著,不能後退,隻能跟著將軍前去拚命。

[5]蒲桃:即葡萄。漢武帝時,漢使從大宛采種栽於行宮之旁。這兩句是說,將士一年年死戰犧牲,隻換得一些葡萄供宮廷享樂。

簡析

這首詩通過對漢武帝窮兵黷武的抨擊,以諷刺唐玄宗的長年開邊用兵。全詩記敘從軍之苦,充滿非戰思想。萬千屍骨埋於荒野,僅換得葡萄歸種中原,顯然得不償失,也足見皇帝之草菅人命。全詩情理渾成,句句蓄意,層層推進,最後畫龍點睛,著落主題。回腸蕩氣,感人至深,也顯示出詩人超強的諷刺筆力。

洛陽女兒行[1] 王維

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容顏十五餘[2]。

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膾鯉魚。

畫閣朱樓盡相望,紅桃綠柳垂簷向。

羅幃送上七香車,寶扇迎歸九華帳[3]。

狂夫富貴在青春,意氣驕奢劇季倫[4]。

自憐碧玉親教舞[5],不惜珊瑚持與人[6]。

春窗曙滅九微火[7],九微片片飛花瑣[8]。

戲罷曾無理曲時[9],妝成隻是熏香坐。

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10]。

誰憐越女顏如玉[11],貧賤江頭自浣紗。

注釋

[1] 洛陽女兒行:屬新樂府辭,題取蕭衍《河中之水歌》中“洛陽女兒名莫愁”的前四字。

[2]才可:剛好。

[3]羅幃:絲織的簾幕。寶扇:古時貴人家出行用的遮蔽物。這兩句寫洛陽女兒出嫁時的排場。

[4]劇:超過。季倫:晉代豪富石崇,字季倫。

[5]碧玉:梁元帝《采蓮曲》有“碧玉小家女,來嫁汝南王”句,這裏借指侍女。

[6]珊瑚持與人:《世說新語·汰侈》載:石崇與貴戚王愷鬥富,王愷以禦賜的兩尺高的珊瑚來誇示,石崇將其擊碎,讓人搬來三四尺高的珊瑚六七株來償還。

[7]九微火:燈名,《漢武內傳》記有“九光九微之燈”,十分華麗精美。

[8]花瑣:指雕花的連環形窗格。

[9]理曲:弄曲,演奏樂曲。這裏當指夫妻閨房同樂。

[10]趙李家:語本自阮籍《詠懷》中之“西遊鹹陽時,趙李相經過”。據說趙、李指代漢成帝二女寵趙飛燕、李平的親屬。這裏是泛指。

[11]越女:指西施,這裏當是洛陽女兒的自比。

簡析

這首詩據說是王維十六歲時的作品。詩寫當時貴族女子的生活狀況,從容顏之嬌美、住宅之富麗、飲食之珍奇寫到夫婿之豪奢、交遊之高貴,極盡鋪排渲染,然而,在這看似嬌貴、逸樂、體麵的背景下,展示的卻是洛陽女兒的空虛、寂寞與無奈。她們挽係不住丈夫的心,更缺乏獨立自主的生活。詩含諷喻之意,但也透出憐惜之情。

老將行 王維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1]。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2]。

一身轉戰三千裏,一劍曾當百萬師。

漢兵奮迅如霹靂,虜騎奔騰畏蒺藜。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3]。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時飛箭無全目[4],今日垂楊生左肘[5]。

路旁時賣故侯瓜[6],門前學種先生柳[7]。

蒼茫古木連窮巷,寥落寒山對虛牖。

誓令疏勒出飛泉[8],不似潁川空使酒[9]。

賀蘭山下陣如雲,羽檄交馳日夕聞。

節使三河募年少,詔書五道出將軍。

試拂鐵衣如雪色,聊持寶劍動星文。

願得燕弓射大將,恥令越甲鳴吾君[10]。

莫嫌舊日雲中守[11],猶堪一戰立功勳。

注釋

[1]“步行”句:《史記李將軍列傳》載:漢名將李廣,為匈奴騎兵所擒。廣時已受傷,便即裝死。後於途中見一胡兒騎著良馬,便一躍而上,將胡兒推在地下,疾馳而歸。

[2]鄴下黃須兒:指曹操第二子曹彰,須黃色,性剛猛,曾親征烏丸,頗為曹操愛重,曾持彰須曰:“黃須兒竟大奇也。”

[3]緣數奇:因為命運不濟。

[4]無全目:指射藝之精,能使雀雙目不全。

[5]垂楊生左肘:楊柳是柳的別稱,或謂柳為瘤之借字,意謂肘上生瘤,再不能挽弓射箭了。

[6]故侯瓜:秦朝召平,封東陵侯,秦亡為平民,貧,種瓜長安城東,瓜味甘美。

[7]先生柳:晉陶淵明棄官歸隱後,因門前有五株楊柳,遂自號“五柳先生”,並寫有《五柳先生傳》。

[8]疏勒出飛泉:《後漢書耿恭傳》載:漢將耿恭與匈奴作戰,據疏勒城,匈奴於城下絕其澗水,恭於城中穿井,至十五丈猶不得水,他仰歎道:“聞昔貳師將軍(李廣利)拔佩刀刺山,飛泉湧出,今漢德神明,豈有窮哉。”旋向井祈禱,過了一會,果然得水。疏勒城,在今新疆疏勒縣。

[9]潁川空使酒:西漢景帝時將軍灌夫,潁川人,性剛直,好使酒罵座,後被田蚡誣陷滅族。

[10]“恥令”句:意謂以敵人甲兵驚動國君為可恥。《說苑立節》:越國甲兵入齊,雍門子狄認為這驚擾了國君,自己應當以身殉之,遂自刎死。鳴:這裏是驚動的意思。

[11]雲中守:指漢名將魏尚。

簡析

《老將行》也屬新樂府辭。這首詩敘述了一位從小英勇、屢立戰功的老將經曆。他一生東征西戰,功勳卓著,結果卻以“無功”被棄,遭受冷遇、生活清苦;然而他時時不忘憂國,當邊地烽火再起,他又不計個人恩怨得失,請纓報國。其高尚品質和愛國精神著實令人欽敬,詩人對其命運也寄予無限同情。隻是用典多了些,今人讀來稍嫌晦澀。

桃源行 王維

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1]。

坐看紅樹不知遠[2],行盡青溪忽值人[3]。

山口潛行始隈隩[4],山開曠望旋平陸[5]。

遙看一處攢雲樹[6],近入千家散花竹[7]。

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8],還從物外起田園[9]。

月明鬆下房櫳靜[10],日出雲中雞犬喧。

驚聞俗客爭來集[11],競引還家問都邑[12]。

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13]。

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

峽裏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未盡思鄉縣。

山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14]。

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今來變。

當時隻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

春來遍是桃花水[15],不辨仙源何處尋。

注釋

[1] 古津:古渡口。這裏指幽僻的溪流。

[2]紅樹:此指桃花林。

[3]值人:碰上人。

[4]隈隩(wēi yù):山水彎曲的地方。

[5]曠望:指視野開闊。旋:忽然。

[6]攢雲樹:雲樹相連。攢,聚集。

[7]散花竹:指花與竹林散布各處。

[8]武陵源:指桃花源,相傳在今湖南桃源縣,晉代屬武陵郡(即今湖南常德)。

[9]物外:世外。

[10]房櫳(lóng):窗戶。

[11]俗客:指誤入桃花源的外人。

[12]問都邑:打聽其故鄉的消息。

[13]這兩句寫桃花源幽靜的環境和安詳的生活。

[14]這兩句是說,誤入桃花源的人離開後,盡管山水遠隔,總還想著辭家再來這裏恣意遊樂。

[15]桃花水:即桃花汛,桃花開時河流漲溢。

簡析

這是王維十九歲時寫的一首七言樂府詩,詩以東晉陶淵明膾炙人口的敘事散文《桃花源記》為原本,取其大意,變文為詩,並且進行了藝術的再創造,開拓了詩的意境,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得以與散文《桃花源記》並世流傳。王維的詩以抒寫山水著稱,此詩尤勝,他通過一幅幅形象生動的畫麵體現桃花源的意境,自然而無矯飾,將讀者引入一個恬淡靜雅的人間仙境,而且流連難去。

蜀道難 李白

噫籲嚱[1],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2],開國何茫然[3]!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4],可以橫絕峨嵋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5],然後天梯石棧方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6],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7]。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8],百步九折縈岩巒[9]。

捫參曆井仰脅息[10],以手撫膺坐長歎。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11]。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12]。

其險也若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13],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14]。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15],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谘嗟[16]。

注釋

[1] 噫籲嚱(yī xū xī):蜀地方言,表驚歎。

[2]蠶叢、魚鳧:傳說中蜀國的兩位開國先王。

[3]茫然:渺遠難知。

[4]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長安西(今陝西眉縣、太白縣一帶)。鳥道:隻有鳥能飛過的小路。

[5]地崩山摧壯士死:據《華陽國誌·蜀誌》載:秦國開發楚地時,秦惠王許嫁五個美女給蜀王,蜀王派五個力士到秦國迎接。回來經過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五力士共拉蛇尾使出,結果把山拉倒了,力士及五女都被壓死,山也分為五嶺,這樣秦蜀兩地才開始普遍往來。

[6]六龍回日:相傳羲和駕著六條龍拉的車子載著太陽,每日由東而西行駛。高標:指高山。此句意謂蜀中山極高,連六龍日車至此也得折回。

[7]回川:有漩渦的河流。

[8]青泥:即青泥嶺,入蜀要道,懸崖萬仞,山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故稱。在今陝西略陽縣北。盤盤:形容盤旋曲折。

[9]縈岩巒:指曲折的山路在山巒中回繞。

[10]捫參曆井:是說山路極高,可以摸到天上的星宿。參、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別指配於地上的州國,叫作“分野”,參為蜀之分野,井為秦之分野。捫:用手摸。曆:經過。脅息:屏住呼吸。

[11]巉(chán)岩:險峻的山岩。

[12]喧豗(huī):水流轟響聲。砯(pīng):水撞石之聲。這兩句是說瀑布和急流彙成巨流,撞岩轉石,在萬山中發出雷鳴般巨響。

[13]劍閣:又名劍門關,在四川劍閣縣北,是大小劍山之間的一條棧道,長約三十餘裏。崢嶸、崔嵬(wéi):山巒險峻的樣子。

[14]匪親:不可靠的人。匪:同“非”。這句是說,如果守關的不是可靠的人,那就如同遇到豺狼一樣。

[15]錦城:今四川成都。古時以產錦聞名,故稱。

[16]谘嗟:歎息。

簡析

《蜀道難》屬樂府古題,內容都是寫蜀道難行。但李白的這首無論從思想內容還是藝術性方麵都是空前的,是絕對的名篇。此詩當作於天寶初年,據說李白剛從外地來到京師,大詩人賀知章去拜訪他,李白把《蜀道難》拿給賀知章看,賀還沒讀完就不斷讚歎,稱李白為“謫仙”,這一來李白的名聲就在京城傳開了。這首詩襲用樂府舊題,意在送友人入蜀。全詩緊扣一個“難”字,瑰麗而又神奇,將曆史、現實、神話交織在一起,縱橫捭闔,寫出奇險壯麗的景象,充滿極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充分顯示了詩人的浪漫氣質和祖國山河的雄偉壯麗。此詩作氣象宏偉,境界闊大,確非他人可及。

長相思二首 李白

其一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1],微霜淒淒簟色寒[2]。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歎。

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長天,

下有淥水之波瀾。

天長地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其二

日色欲盡花含煙,月明如素愁不眠[3]。

趙瑟初停鳳凰柱[4],蜀琴欲奏鴛鴦弦[5]。

此曲有意無人傳,願隨春風寄燕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