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搗衣聲:搗衣時,砧與杵相撞發出的聲音。

[3]玉關情:對玉門關外征戰的夫君的思念之情。

[4]良人:古時妻子稱丈夫為良人。這裏指遠在玉門關外的丈夫。

簡析

這首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在邊陲的丈夫,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能夠早日還家。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不盡的情意;雖未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情調用意儼然邊塞詩的風韻,而且情景交融,感情真摯,蕩氣回腸,讀來讓人怦然心動。

長幹行[1] 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2]。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3]。

同居長幹裏,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嚐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4]。

常存抱柱信[5],豈上望夫台。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6]。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7],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8],直至長風沙[9]。

注釋

[1]長幹行:古樂府舊題。長幹,古金陵裏巷名,其地有山岡,江東稱山隴之間為“幹”。

[2]劇:遊戲。

[3]床:這裏指坐具。

[4]塵與灰:猶至死不渝,死了化作灰塵也要在一起。

[5]抱柱信:《莊子·盜蹠》載,相傳有個叫尾生的人,與一女子相約在橋下見麵,屆時女子未來,潮水卻至,尾生守信不肯離去,抱著柱子被水淹死。

[6]灩澦(yàn yù)堆:瞿塘峽口的一塊大礁石。《太平寰宇記》中民謠有“灩澦大如襆,瞿塘不可觸”句,是說農曆五月漲水沒礁,船隻易觸礁翻沉。

[7]下三巴:指丈夫從三巴東下回家。三巴即古巴郡、巴西、巴東的總稱,在今四川東北部。

[8]不道遠:不嫌遠。

[9]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安慶東的長江邊上。陸遊《入蜀記》:“自金陵至長風沙七百裏。”

簡析

這是一首具有強烈藝術感染力的愛情敘事詩。詩寫一位年輕商婦對久別丈夫的思念,真切地表達了商婦熾熱而專一的感情。詩從兩人天真爛漫、兩小無猜的童年寫到丈夫遠離後的深切思念,將初嫁的羞澀、新婚的喜悅和堅貞不渝的心願抒寫得十分細膩生動。此詩千百年來膾炙人口,“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也成為後世用來形容自幼要好的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成語。

列女操[1]孟郊

梧桐相待老[2],鴛鴦會雙死。

貞婦貴殉夫,舍生亦如此[3]。

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4]。

注釋

[1]操:琴曲名,也是詩題的一種。大多是用他物起興本意。此詩即以梧桐偕老、鴛鴦雙死興起烈女殉夫的主題。

[2]相待老:古代傳說,梧與桐乃一雄一雌之樹,同長同老,同生同死。

[3]亦如此:即像梧桐、鴛鴦那樣。

[4]古井水:古井之水永遠不會起波瀾,也即表示自己心誌堅定。

簡析

孟郊是中唐詩人,與賈島合稱“郊島”。他們都際遇不佳,官職卑微,一生窮困,一生苦吟。孟郊性情耿介寡合,卻與韓愈一見如故,詩酒唱和。韓愈說孟郊詩“橫空盤硬語,妥貼力排奡(ào)”。

孟郊詩以五言古詩為主,不作律詩,詩風大都質樸自然、表情達意深刻生動。此詩歌頌貞婦、表彰潔烈,反映了詩人的局限性,或早已不合時宜,但結合詩人身世性格,這裏的“烈女”似乎正是詩人誓不與豪門權貴同流合汙的自我寫照。

遊子吟[1]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2]。

注釋

[1]遊子吟:係孟郊自製的樂府題。

[2]三春暉:春天的陽光,象征母愛。因春天有三個月,故稱。

簡析

本詩題下,詩人有自注 “迎母溧上作”,蓋係孟郊居官溧陽蔚時的作品,此時孟郊年約五十歲。蘇軾論及孟郊的詩有“詩從肺腑出,出輒愁肺腑”之評價,這首詩給人的感覺正是如此。該詩清新流暢、詩味醇美,親切真誠地吟頌了既普通而又偉大的母愛,千百年來凡讀此者,無不產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