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西方國家正值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早已取代傳統的手工業成為生產工具。胡雪岩也看到了國外的這種變化,但是他卻憑借經濟實力壓製著國內的生絲加工廠無法購買新式機器,改進生產工具,使得國內生絲需求不足,絕大部分還是需要銷往海外。除此之外,在外商聯合拒購國內生絲的時候,他也不肯降價賣給國內的那些工廠,致使國內廠家買不到原料,不能生產,而他囤積的新絲時期一過也成了陳絲,最後被迫賤賣。如果胡雪岩能夠看到社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沒有做一些與時代潮流相違背的事情,使得國內的絲廠也對生絲有大量的需求,那麼也不至於被外商聯合拒購之後他就回天無力了。並且,加工過的生絲出口價格也比未加工的要高很多,對他來說,比生絲貿易也更為有利可賺。
胡雪岩其實長期以來為人處世都很謹慎,他最後能有那麼大的事業靠的也是如此。但是到他的事業發展壯大之後,卻慢慢放鬆了警惕。當他替左宗棠向外國銀行貸款時,利益的趨勢使他一念之差就犯下了後來直接導致他被革職抄家的錯誤。其實這件事也並非不可原諒,隻是對方是慈禧太後為首的清政府這就成了致命傷了。他在協助貸款時,覺得自己也不能總是幫朝廷墊錢,有錢賺還是要賺的,於是就向朝廷多報了幾分外國銀行貸款的利息,那多出來的幾分當然就和外國銀行平分了。後來他惹怒了外商,這件事情就被捅到了清政府那裏。結果可想而知,慈禧太後怎麼可能容忍有人來騙朝廷的錢,胡雪岩捅的這個馬蜂窩可就大了,並且也無法補救,以致前程被斷送殆盡。
俗話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但是,對於任何想做成大事的人來說,他是沒有資格犯錯誤的,特別是有些錯誤是絕對不能犯的,因為犯了這種錯誤就無法補救了。人的一生簡單來說是因果循環的,你現在發生的事情,可能是以前所做的事情的果,也可能會成為將來發生的事情的結果。想要沒有壞結果,就不能在前麵犯產生壞結果的錯誤。如果想要比別人多的好結果,就要比別人更加的謹慎小心,否則前麵的一點錯誤都有可能會成為以後把你置於死地的罪魁禍首。
胡雪岩在貸款這件事情上就沒有思慮周到,從而為以後埋下了伏筆。在另外一些事情上,胡雪岩也過於自信,比如說對於後來私自挪用錢莊銀兩的掌櫃宓本,他就過於信任。還有,結交了一些貪財忘義的小人,並且原諒他們做過的壞事,最後在他破產倒閉之際,這些小人非但沒有幫忙,反而落井下石,也加速了胡雪岩倒下。
胡雪岩對於別人的一些忠告沒有聽進去或者更深地思考,這也影響了他後來的人生道路。比如說左宗棠曾經多次告訴他讓他多讀些書,多從曆史人物身上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但是胡雪岩並沒有聽進去。後來他沒有做到居安思危,保持自己的警惕性,或者學範蠡功成身退,或者能夠順從時代趨勢,不賭氣和外商爭一時之強,可以說與這方麵也有些關係。
天有不測風雲,這是我們在從高處跌倒低處的時候所認為的。但是也許在上天看來,一切後果都是由人自己所造成的。試想,如果胡雪岩能夠一直保持謹慎,不對小人寬容,時時提防商場對手的打擊,不涉足官場太深,在官場上不把一切都壓在一個人身上,不為了賺錢貪心那幾分的利息而不顧被騙取的是朝廷,等等,那麼他還可能安安穩穩地走下去,他的事業也還可能一帆風順地發展壯大下去。但是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假設,任何一個人都很難在災禍來臨之前就采取措施防止其成為現實,所以我們才把一切事情都稱為是上天的安排,是天意。然而,命運就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隻是我們沒有做到更好而已。胡雪岩最後從人生的巔峰一下子就跌到低穀,可以說責任在他自己,而不是別人,更不是上天。
四、成亦蕭何,敗亦蕭何
成也是因為左宗棠,敗也是因為左宗棠。
俗話說:“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胡雪岩在商場上馳騁多年,能夠登上人生的巔峰,除了自己善於經商之外,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他在官場上有一個大靠山——左宗棠。也就是說他有官府後台,才能一步步走向事業的巔峰、成為顯赫一時的活財神,被後人稱為“商聖”。
而胡雪岩最後猛然從巔峰跌落到低穀,卻也是官場後台倒台後,官場的傾紮所致。在左、李的政治鬥爭中,左宗棠最終落敗。如果沒有失去左宗棠這個強有力的大靠山,胡雪岩最後出事也不會那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