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還有更了不起的——當他打聽得知錢莊的學徒要算錢算得很快,要算盤打得很熟,要寫字寫得很漂亮時,他二話不說,馬上開始每天暗自練習書法,練習珠心算。因為用心,當然進步很快。
胡雪岩很有心計,在與錢莊的人核對賬目的時候,他都不用算盤,全靠心算報賬,而且算得又快又準。錢莊的人自然很快注意到他,稱讚這個小孩子真是不得了,怎麼算這麼快?這時他又拿起算盤,啪啪啪一打,更快!這樣一來,錢莊的人對他更加刮目相看。
錢莊的人見胡雪岩又勤快又好學,不由跟胡雪岩的掌櫃談論起他來。掌櫃把以前的事一說,錢莊老板覺得胡雪岩不光勤快好學,而且還拾金不昧,誠實守信,於是馬上說:我們錢莊就是需要這樣的人,你願不願意把他讓給我呢?就這樣,胡雪岩又得到了很好的機會。
一個人除了把握機會,還要能自己創造機會,讓對方了解你有什麼本事,這個更加重要。我們看到,胡雪岩沒有開口要求,他隻是盡量去表現,表現到讓別人看中他,機會自然就來了。他從問的時候,他從準備的時候,讓別人覺得雖然他還沒進錢莊,但儼然已是個錢莊的學徒了。因為就算是在錢莊,給學徒的培訓也不過如此。由此可見,一個人確定了方向以後,不要先考慮眼前有沒有機會,而要先作好自己能作的準備,等到一切準備充足了,機會自然就水到渠成。
三、在變化中尋求機遇
胡雪岩常常稱自己是一個隻知道“在銅錢眼裏翻跟頭”的商人。
他的精明也的確使他能用10萬兩銀子就能做成100萬兩的生意來。因為他懂得抓住商機,懂得隨機應變,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商機,做出別人做不到的招式來。
胡雪岩開始做生絲買賣時,手中的資本並不是很多,但是憑著靈活的手段竟然靠著不多的本錢也成功了。在得知王有齡將到湖州就任知府後,王有齡跟著也把生意做到了湖州,在湖州開了一家阜康錢莊的分號。湖州自古就是有名的優良生絲產地,而生絲買賣的生意也非常賺錢,這些胡雪岩當然知道。在他往返杭州和湖州的時候,也聽別人說過很多生絲買賣生意方麵的細節。因此經過一番考慮後,胡雪岩在湖州設立了坐莊,收購生絲,打算做一次成功的買賣。
那時生絲的主要買方是洋人。中國雖然也有一些繅絲廠,但是主要運用的還是傳統的手工藝,所需的生絲量不多;而國外經過工業革命,運用的是蒸汽機械繅絲,生產率很高,所需要的生絲量也非常巨大,所以胡雪岩也打算把生絲賣給洋人。當胡雪岩把收購的生絲運到上海後,正值上海小刀會起義。小刀會是成立於廈門的一個民間秘密團體,是清朝天地會的一個支派,1851年小刀會傳到上海後,發展迅速。這次小刀會起義占領了上海縣城。切斷了上海縣城與外國租界之間的聯係,並且封鎖了蘇、太、鬆進出上海的通道,使上海除了海路之外,斷絕了與內地的聯係。
上海與內地特別是生絲產地交通的斷絕,使得上海市場生絲的來源也與之斷絕。那些需要生絲的廠家隻能買到上年囤積的陳絲。而這時,洋人也怕戰爭打響,影響國內的紡織工業,因此急於收購生絲。
胡雪岩知道這個消息後,覺得雖然有小刀會的起義,但這卻是一次絕好的賺錢機會,因為照形勢看,生絲的價格必定會上漲,把生絲賣給洋人肯定會賺一大筆錢。這些因素更加堅定了胡雪岩生絲外銷洋莊的決定。
然而,想賣給洋人生絲的並不隻胡雪岩一個人,還有很多其他的大商戶。但是如果想賣一個好價錢,而不是同行之間競相降價以賣出生絲,最重要的是生絲的商戶要齊心壟斷價格。但是這時的胡雪岩剛剛介入生絲行業,在上海還是一個一文不名的人物,想要達到說服同行共同對抗洋人的目的並不實際。於是胡雪岩想到了另一個辦法,就是大量收購生絲,囤積起來,讓洋人在別處買不到,隻能到胡雪岩這裏來買。但是這樣做的話,需要大量的資本。胡雪岩這時隻有價值10萬的生絲寄存在一個絲棧,並且他的生意夥伴漕幫的頭頭尤五之前向上海的三大錢莊貸了10萬兩銀子,已經續約了一期,不能再續了,現在還貸期限快到了,還沒籌集到足夠的銀子,還差3萬多兩,也不能幫助胡雪岩,甚至還需要胡雪岩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