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箴言
以小博大,十萬銀子作百萬的生意,八個壇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就是會做生意。
箴言解讀
用小成本也能做成大生意,比如說用十萬兩銀子作為成本也能做成百萬兩銀子的生意。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融資,比如說用七個蓋子去蓋八個壇子,隻要蓋來蓋去不露出破綻來就行。
一、八個壇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
“以小博大,十萬銀子作百萬的生意,八個壇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就是會做生意。”這是胡雪岩的一句名言。
胡雪岩幼時家貧,幫人放牛為生,稍長,由人推薦在杭州於姓錢莊當學徒,得老板賞識擢升為跑街。跑街,就是現在銀行的外勤人員。胡雪岩曆經清朝亂世王朝,身處一個內憂外患交相煎迫、新舊事物急速嬗變的大變動時期。他審時度勢以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和西征籌邊等重大曆史活動為契機,曆經磨難終於從一介仰人鼻息、身無分文的錢莊夥計,變成富甲東南的商界巨擘,得以富博求榮,獲戴頭品銜翎、賜穿黃馬褂、三代封典。其麾下的阜康錢莊分店達20多處,遍及大江南北;胡慶餘堂成為國內規模較大的全麵配製中成藥的雪記國藥號而飲譽中外,對中國醫藥事業發展起了推動作用。他還操縱江浙商業,專營絲、茶出口,操縱市場、壟斷金融。還做過相當規模的糧食、軍火、典當業等。創業之初,他的錢莊和藥店都是在資金極端不足的情況下就開始運作起來,可謂白手起家。那時胡雪岩常掛在嘴邊的就是這句話:“八個壇子七個蓋,蓋來蓋去不穿幫。”壇子,是他的事業;蓋子,就是事業發展所需的資金。是指在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拚出高招運作資金實現事業的發展。按理說,做生意應該有多大的本錢做多大的生意,有多大的資金作多大的計劃,憑著自己的慘淡經營從少到多的慢慢積累。
胡雪岩深諳做活商之道。所謂活商,是指頭腦具有高度的靈敏性,能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看出生意經來,能在別人已經做到的地方另辟蹊徑。胡雪岩具備這些特點,他最忌諱把生意做“死”了——毫無生氣,隻是簡單維持日常開銷;相反他總是有“八個壇子七個蓋”
和“在錢眼裏翻跟頭”等經商術,把生意從一點做到一個麵上,從低處做到高處,從小處做到大處,這就叫“活商”。
胡雪岩隻上過兩年私塾,但他肯動腦筋,愛琢磨問題,能夠觸類旁通。他看到人們打太極拳,就領悟到借力使力的道理;他聽說一個窮小子設法娶到了金店老板的女兒,竟從中總結出八個壇子七個蓋的經營方式;最難能可貴的是,胡雪岩非常講求誠信,這不僅讓他贏得了老百姓的尊敬和愛戴,而且使他的錢莊和當鋪的生意都越做越紅火。
二、布局之妙,存乎於心
胡雪岩到了金華也是一樣,什麼都聽,什麼都學。因為金華火腿行的規模比較大,所以跟很多杭州的錢莊都有業務往來,於是胡雪岩終於有機會親眼看見了以後影響他一生的東西——銀票。
胡雪岩為什麼對銀票有那麼大的興趣?我們相信,家境越窮的人,對錢的價值就會看得越重。胡雪岩心裏想,從前以為錢都是由官府造的,民間不能鑄造,現在知道有錢的人可以自開錢莊,要多少錢就可以寫多少錢,這不是比官府更好嗎?將來自己也開個錢莊,做一個錢莊老板,就可以無限製地用錢了,這該多好!胡雪岩會這樣想,其實也是人之常情。從此,胡雪岩的一生都跟錢莊結下了不解之緣。
胡雪岩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做錢莊生意,用現在的話講就是開銀行。
我們都會有種認識,開銀行的人是很有錢的。因為用錢來賺錢,錢滾錢,當然比用人力賺錢來得容易。所以胡雪岩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到錢莊裏去當學徒。
一般人有了這樣的想法,可能就會直截了當地問:你們那裏需要學徒嗎?我能不能去呀?但胡雪岩雖然心裏有此打算,卻沒有開口,這是他很了不起的地方。因為一開口你就是求人,如果對方不同意,豈不是很尷尬,而且也會得罪原來的老板。我們經常看到一麵,就傷害另一麵,就是因為缺少這種平衡的思想。
胡雪岩碰見錢莊前來收賬的人,總是問長問短:你們錢莊有沒有學徒啊?他們都學些什麼啊?都做些什麼事啊?他專問這些,對自己想去的事情卻絕口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