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頭如刀麵如割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1],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2],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3],風頭如刀麵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4],幕中草檄硯水凝[5]。虜騎聞之應膽懾[6],料知短兵不敢接,軍師西門佇獻捷[7]。
【注釋】
[1]輪台:在今新疆境內。[2]金山:新疆境內的阿爾泰山。煙塵飛:指敵人進犯。[3]撥:碰撞。[4]五花連錢:毛色斑駁的良馬。旋作冰:指馬出的汗立刻凝結成冰。[5]草檄:起草討敵文書。[6]虜騎:敵騎。[7]軍師:應為車師,唐北庭都護府所在地。
春風不改舊時波
回鄉偶書
賀知章
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
惟有門前鏡湖水[1],春風不改舊時波。
【注釋】
[1]鏡湖:在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北麓,原名慶湖,又稱長湖、鏡湖。方圓三百餘裏,風景優美,王羲之詩:“山陰道上行,如在鏡中遊。”賀知章的故居即在鏡湖之畔。
向晚風吹庭下柏
題舜廟
張濯
古都遺廟出河,萬代千秋仰聖君。蒲阪城邊長逝水,蒼梧野外不歸雲。寥寥象設魂應在,寂寂虞篇德已聞。向晚風吹庭下柏,猶疑琴曲韻南薰。
二月春風似剪刀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1],萬條垂下綠絲絛[2]。
不知細葉誰裁出[3],二月春風似剪刀[4]。
【注釋】
[1]碧玉:碧綠色的玉。這裏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顏色如碧綠色的玉。妝成:裝飾,打扮。一樹:滿樹。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並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2]絛:用絲編成的繩帶。[3]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體分成若幹部分。[4]二月:農曆二月,正是初春時節。似:好像,如同,似乎。
八月秋高風怒號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1],下者飄轉沉塘坳[2]。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麵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俄頃風定雲墨色[3],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驕兒惡臥踏裏裂。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4],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注釋】
[1]罥:懸掛。[2]坳:低凹的地方。[3]俄頃:頃刻,一會兒。[4]見:通“現”。
【賞析】
定居成都後,杜甫難得地過上了平靜而閑適的生活,可是,一場狂風吹毀了他辛苦修建的茅屋,屋漏偏遇連夜雨,風定之後一場冷雨澆下,杜甫一家在淒風冷雨裏度過了一個狼狽的夜晚。詩人徹夜難眠,由自己的遭遇聯想到天下寒士的命運,發出了憂國憂民的感慨。
從首句到“歸來倚杖自歎息”是全詩的第一段,這是室外之景,交代了茅屋為秋風所毀的具體情況,以及詩人麵對風起屋破的情況既焦灼又無奈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