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戰機時代(4)(2 / 3)

RAH-66 “科曼奇” 是由原預研的LHX 輕型多用途直升機基礎上演變而來的輕型直升機, 將用以取代現裝備並為美陸軍立下汗馬功勞的AH-1武裝直升和OH-58 偵察直升機。

RAH-66 “科曼奇” 的武器係統包括: 1 門20 毫米雙管機炮, 6 枚激光製導“地獄火” 反坦克導彈或12 枚“毒刺” 空空導彈, 這兩種導彈均裝在吊艙內。外掛架上也能掛載4 枚“地獄火” 或8 枚“毒刺” 導彈, 所有這些武器均可用周期變距操裝置和總距操縱裝置攻擊直升機所發現的目標。

機載火控係統有馬丁·馬麗埃塔公司的夜間駕駛係統, 凱譯和漢密爾頓公司的頭盔式夜視觀測儀。直升機並裝備有輕型機載毫米波雷達和旋翼軸瞄具。先進的飛機性能, 電子設備和強大的武器係統, 使RAH-66 “科曼奇” 成為美陸軍20 世紀90 年代具有空戰和反坦克能力的主力武裝直升機, 總采購量為1292 架。

美國RAH-66 “科曼奇” 偵察/ 攻擊直升機RAH-66 “科曼奇” 偵察/ 攻擊直升機, 是美國波音直升機公司和西科斯基飛機公司聯合研製的一種雙座偵察/ 攻擊直升機。於1998 年開始交付使用。

RAH-66 科曼奇偵察/ 攻擊直升機的旋翼係統采用德國公司的5 片獎葉全複合材料無軸承旋翼係統。動力裝置為2 台895 千瓦渦輪軸發動機。機頭下方旋轉炮塔內裝有雙管20 毫米口徑加農炮, 此外可載“海爾法” 或“毒刺” 導彈。

該機機長14. 248 米, 旋翼直徑11. 90 米、機高339 米, 空重3402 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7790 千克, 最大平飛速度3 幾千米/ 小時, 垂直爬升率360 米/ 分, 轉場航程2. 335 千米。

軍用運輸機

軍用運輸機是用於空運武器裝備、兵員並能空投大型軍事裝備和傘兵的飛機。可分為戰術運輸機和戰略運輸機而上。前者為起飛重量在100 噸以下的中小型飛機, 後者為起飛重量在150 噸以上的大型飛機。

軍用運輸機出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多由民用運輸機改裝而成, 主要用來空降傘兵和空投軍用物資, 如美國的C-47 和德國的空克52, 均是活塞螺旋槳式飛機。到二戰結束時, 已出現起飛重量40~50 噸, 載全副武裝土兵50 名、航程3000 千米以上的全金屬戰術運輸機。50 年代中期, 渦輪螺旋槳式軍用運輸機問世, 起飛重量增至60~250 噸, 最大載重20~50 噸,巡航速度500~700 千米/ 小時, 如美國的C-130 和C-133、蘇聯的安-12和安-22、英國的“大商船” 和“貝爾法斯特”、法國的“布雷蓋” 941 和法、德台作的C-160。

60 年代後期, 出現渦輪風扇式軍用運輸機, 最大起飛重量高達140~400 噸, 最大載重30 ~120 噸, 速度900 千米/ 小時左右, 航程約5000 千米, 著名的有美國的C-141 和C-SA, 蘇聯的伊爾-76 和安-124, 能大量運送部隊和裝運大炮、坦克、導彈、直升機等重型軍事裝備。80 年代末,蘇聯研製出當今世界最大的軍用運輸機安-225。在現代戰爭中, 軍用運輸機是提高部隊機動性, 加強應變能力的重要運輸工具, 因此一般須具有大容積貨艙以便運載大型裝備, 機身尾部便於大型武器裝備和車輛的裝卸以及空投和空降, 上單翼布局以降低貨艙地板接地距離而方便裝卸, 多輪式起落架和低壓輪胎以便於飛機在較鬆軟的跑道上起降和滑行。

C-17 運輸機

C-17 是原美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為美國空軍研製的軍用戰略戰術運輸機。它具有空中受油能力, 既能執行遠程運輸任務, 又可將超大型作戰物資和裝備如坦克和大型步兵戰車直接運入戰區, 因此設計中特別強調短距起落能力。

1980 年10 月, 美國空軍招標研製新型戰略戰術運輸機C-X, 1981 年1 月, 波音、麥道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參加投標, 經過競爭, 1981 年8月29 日, 美國空軍選中麥道公司為研製C-X 運輸機———C-17A 的主承包商。1982 年7 月, 美國空軍與麥道公司簽訂價值3160 萬美元的預研合同,1983 年又撥款6000 萬美元, 決定在1984 年秋全麵開始研製, 1985 年12簽訂製造一架原型機和兩架結構試驗飛機的合同, 1991 年9 月15 日第1架C-17 首次試飛, 1992 年開始交付。1991 年, 美國空軍決定C-17 總采購量從210 架減至120 架。1994 年1 月又進一步減至40 架, 目前尚未決定是否僅采購40 架還是更多數量。

動力裝置

4 台普惠公司的F117-PW-100 渦扇發動機, 單台推力為181 千牛。

座艙

駕駛艙中正、副駕駛員和兩名觀察員, 貨艙中一名裝貨員, 駕駛艙後有機務人員休息艙。主貨艙可裝運陸軍戰鬥車輛: 5 噸載重貨車兩輛並列,吉普車3 輛並列或3 架AH-64A 直升機, 可空投27215~49895 千克貨物,或空降102 名傘兵。C-17 是唯一能空投美陸軍超大型步兵戰車M2 的飛機, 也可與其他車輛混合裝載M1 主戰坦克。

主要機載設備

數字電傳操縱係統, 複式大氣數據計算機, 先進數字式電子係統, 4個彩色多功能顯示器, 全飛行範圍平視顯示器, 飛機和發動機數據管理係統計算機等。

尺寸數據

翼展50. 29 米, 機長53. 04 米, 機高16. 79 米, 機翼麵積353. 0 平方米, 前緣後掠角25°, 貨艙(長×寬×高) 26. 82 米×5. 49 米×4. 11 米。

重量數據

使用空重125645 千克, 最大載重77292 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65352千克。

性能數據

巡航速度M0. 77, 低空最大巡航速度648 千米/ 小時, 海平麵空投速度213~463 千米/ 小時, 進場速度213 千米/ 小時, 實用升限13715 米, 起飛場長2286 米, 著陸場長915 米, 航程4630 千米。

C-130 “ 大力士” 運輸機

C-130 是美國洛克希德飛機公司製造的四發渦扇式多用途戰術運輸機, 1951 年開始設計, 1954 年8 月原型機首次試飛, 1956 年12 月生產型開始交付美國空軍使用。

C-130 可在前線簡易機場跑道上起落, 向戰場運送或空投軍事人員和裝備, 返航時可用於撤退傷員。改型後用於執行各種任務。C-130 投入批生產後至今已經生產了35 年, 是持續生產時間最長的戰術運輸機。

該機已發展了30 多種型別: 用於運輸的基本型有C-130A、E、H 等;專用型有C-130C、D、F、K、M 等, 用於試驗研究、南極空運、軍援、出口; 武裝攻擊型有AC-130A、E、H 等; 用於反遊擊戰和叢林戰; 用於發射和控製靶機的型別有GC-130、DC-130A、E、H 等; 用於電子監視、空中指揮、控製和通訊的型別有EC-130、EC-130Q 等; 此外還有搜索救援和回收型、空中加油型、特種任務型、氣象探測型、海上巡邏型及空中預警型。此外還有大量民用型別。下述內容適於H 型。

動力裝置

4 台艾利遜公司的T56-A-15 渦槳發動機。單台功率3355 千瓦。

座艙

成員4 名, 正副駕駛員、領航員和貨物裝卸員, 機艙可運載92 名士兵或64 名傘兵或74 名擔架傷員, 以及加油車、155 毫米口徑重炮牽引車等重型設備。

主要機載設備

AN/ ARC-164 超高頻通信設備, 兩套62A-6A 空中交通管製應答機、兩套51RV-4B 甚高頻導航設備, CMA711 歐米加導航及LTN-72 慣性導航設備, 512-4 指點標接收機, RDR-1F 氣象雷達, MK11 近地報警係統,AP-105V 自動駕駛儀等。

尺寸數據

翼展40. 41 米, 機長29. 79 米, 機高11. 66 米, 機翼麵積162. 12 平方米, 機艙長12. 6 米、寬3. 13 米、高2. 18 米, 主輪距4. 35 米, 前主輪距9. 77 米。

重量數據

使用空重34170 千克, 正常起飛總重70310 千克, 最大超載起飛總重79380 千克, 最大載重19870 千克, 燃油量36300 升。

性能數據

最大巡航速度620 公裏/ 小時, 經濟巡航速度556 公裏/ 小時, 實用升限10060 米, 海平麵爬升率9. 65 米/ 秒, 起飛滑跑距離1090 米, 著陸滑跑距離518 米, 最大載重航程4000 公裏。

C-5

C-5 運輸機是美國研製的一種遠程重型戰略運輸機。

具有航程遠、載重量大等特點, 主要用於載運部隊和各種重型裝備實施全球快速機動。飛機長75. 54 米, 機身高19. 85 米, 翼展67. 88 米,最大載重量達130 噸。飛機上有上、下兩層機艙, 運送人員時, 可搭載350 名全副武裝的士兵; 運送裝備時, 可裝載2 輛MI 主戰坦克, 或10 枚“潘興” 地地戰術導彈及發射車, 或裝6 架武裝直升機。完成全部裝貨、加油和起飛前準備等僅需1 小時, 而卸貨時間不超過15 分鍾。飛機最大飛行時速919 千米, 最大航程10400 千米, 飛機可在簡易機場的土質跑道上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