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學會安慰別人(1 / 2)

也許你知道在別人遇到傷心難過的事時,朋友或親人的一句安慰的話有時卻是起死回生良藥,至少可以緩解其內心的痛楚。其實安慰別人很簡單,陪他(她)說話,走走或一起沉默都可以,這樣不僅可以增進彼此的友誼,還可以得到別人的讚許與認同。

所謂“療效對話”,是指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的交談,能使談話對象獲得適度紓解,進而自然地達到“治療”的效果。

生活中,我們難免處於欲言又止、不知道該說什麼的窘境。朋友打電話告訴你,他失業了;同事的檢查報告出爐,確定他得了癌症;大學同學正經曆婚變,可能離婚;好朋友的媽媽得了老年癡呆症;嶽父突然死亡,而老婆為來不及見最後一麵而抱憾……

麵對這些傷痛或難堪,作為朋友能幫什麼忙?怎樣幫忙才有效?要幫到什麼程度?當朋友痛哭無語時,該如何按捺內心的不安與疑問,傾心聆聽並安撫他的痛苦與焦慮?而當自己遭遇困難、瀕臨絕境時,該如何適時求援?我們具備坦然接受別人幫忙的心態嗎?

對許多人而言,目擊別人的傷痛與不安,是件很痛苦的事,他們通常會去設計盡快解決的方案。還有些人為了避免說錯話,寧願選擇什麼都不說,而錯失表達關心的時機。我們每天都與不同的人進行許多不同的“對話”,我們可能事先在腦海中做練習,或隻是順口說說、想到什麼就說什麼。當別人需要支持,或是自己需要求援時,卻往往言不由衷,或不著邊際、拐彎抹角,繞一大圈而終究無法切入重點。該如何開啟“發自內心”的深層對話?而不是僅止於“絞盡腦汁”的表麵對話?該如何整合身、心,用最自然的方式做最有效的交談?

在社會生活中、有很多人需要安慰,例如:病人和病人的家屬,死者的親人,失戀者,失敗者。在這時候千萬不要吝惜你的微笑,請用微笑去安慰他們吧,這樣你會獲得更多的朋友。每個人都有同情心的,即使再冷酷無情的人都會存在那麼一點憐憫之心。如何運用同情心,是交際中的一大藝術,正因為人們互相鼓勵和支持,心靈上互相照應,才能創造更多更好的東西。

卡耐基經常用下列言論鼓勵他的親人和朋友們。

“好好休養,你過幾天會健康地走出醫院的。”

“小夥子,好好於,憑著的才華一定會做出成績的。”

“隻要你持之以恒,相信你一定會走上成功的輝煌之路的。”

卡耐基的朋友也經常從這些言論中獲得勇氣和安慰。對於別人,卡耐基從來不吝惜自己同情的微笑。

一天黃昏,卡耐基還坐在辦公室裏工作站。莫莉小姐急匆匆從樓下走上來,一副嬌喘的樣子。卡耐基抬頭看了看她,安慰地說:“別著急,莫莉,你有什麼事慢慢地說!”莫莉休息了一會兒說:“剛剛莫西先生來過,告訴我,你的好友卡西婭病了,她住在州立第五醫院!”“謝謝你,莫莉!”卡西婭是卡耐基的同鄉,在卡耐基浪跡曼哈頓時曾給了卡耐基許多照顧,卡謝基決定乘著黃昏去探望她。街上華燈初上,整個城市沐浴在一片樣和之中,卡耐基買了一束鮮花,趕到州立第五醫院。他敲了敲卡西婭的病房,從裏邊傳來微弱一聲:“請進!”卡耐基輕輕推開了門,將鮮花放在卡西婭的身旁。卡西婭看到卡耐基來探望,心中很高興:“謝謝你,來自老家的朋友!”卡耐基問:“你現在感覺如何?”“好多了!”卡耐基繼續說:“你真幸運,但願此刻我也能生點小病,可以少工作多休息幾大。”卡西婭被逗笑了,便說:“你真想病嗎,那就代替我吧!”卡耐基的臉上洋溢著微笑:“但願如此,重年時,在瑪麗維爾,每當我一有點小毛病頭痛啦,發燒啦,媽媽馬上用手按著聖經給我祈禱,求天主賜福給我!”“那時候我也是一樣的。”兩人便開始聊起了重年,故鄉、故鄉中美麗而又痛苦的那條河……這次探病是一次成功的探訪,卡耐基充分地顯示出了他施以同情的微笑妙計,從而鞏固了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