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8章 遊(1 / 2)

還是身為太子的時候,楊廣的心中就有這種願望,今天終於實現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跡在自己手中完成了。一代帝王一生中能成就幾件這樣驚天動地的大事呢?大運河就是這樣的大事,大運河必將彪炳千秋!

煬帝心潮起伏,臉頰被興奮和激動漲得通紅,在陽光和水波的映照下爍爍發光。

一陣輕風迎麵吹來。徐徐而過的清風裏,傳來一陣陣隱約的歌聲。漸漸的,歌聲近了,也更加嘹亮、高亢、粗擴。煬帝在揚州十年,常聽到這樣的歌聲,那是撐船人幾乎都會唱的船工號子。

煬帝站起身來,憑欄眺望。遠處水麵上,一隊長長的木船正迎著南巡的船隊沿河北上。他問身邊的內侍:“那是不是運糧的漕船?”

“陛下,正是漕船。”內侍答道。

嗬!運河開航,漕幫船隊也啟運了!

常言道:“蘇杭熟,天下足。”江南魚米之鄉,物產豐饒。天下租調賦稅,十之八九出自江南。以往苦於漕運不便,江南糧米不易北調,陸地長途跋涉需數月方可到達,一遇荒年,京都及各地方州府為調糧應急忙得焦頭爛額。如今運河開通,千萬漕船可以輕鬆順暢地運送皇糧了。這時,一隻開導的前衛船隻上前攔主漕運船隊,要他們靠岸停駛,為皇上的龍舟讓道。煬帝見此情景,把手一揮,說:“傳朕旨意,這樣寬敞的河麵,無需漕船停泊讓道。”

接著,就聽一名內侍站在船樓上放聲大喊:“皇上口諭:運河水麵寬闊,漕運船隊可傍岸前進,無需停泊靠岸避讓。”

有了皇上的聖旨。開道船上的禁衛也不再阻攔,漕船首尾相接,一艘跟著一艘,傍著河岸魚貫北行。船夫們感激皇上恩典,同時也被眼前這隻浩浩蕩蕩、威儀無比的皇家船隊震懾了,驚呆了,紛紛跪在船頭,向著皇上的龍舟叩首禮拜。

龍舟緩緩駛過,煬帝站在船樓上,居高臨下看著北上的漕船,笑在臉上,喜在心頭。他想,運河自洛陽至揚州才是第一站,還要繼續向南開挖,直達餘杭,那裏才是真正的江南腹地哩!翔螭舟跟在龍舟後麵緩緩行駛。

蕭皇後平生第一次乘坐這樣大的船,第一次在船上行駛如此漫長的旅程。她對一切都感到新奇。

船隊開航之後,蕭皇後在柳惠的陪同下,把翔螭舟上上下下看了個遍。比起洛陽或者長安的皇宮來,這座漂浮在水上的宮殿少了許多刻板和森嚴,多了許多濃濃的人情味,多了許多自然,宮殿漂行,兩邊的田園景色,頭上的高天流雲,都在不停地變幻,一會兒一個樣,一時一個景,不像在陸地宮殿裏那麼單調枯燥。人在船上,船在畫中,人的心境也就隨同這幅自然的長卷一樣清麗明朗起來。這種心境,在高牆深宮裏是不會有的,蕭皇後覺得,自己已經有好久沒像此刻這樣舒展開朗了。

船隊又到了一座行宮,慢慢停下來。為方便皇上巡遊,運河沿岸每隔四、五十裏,就修造一座行宮。船隊行到行宮前都要停一停,看皇上是否下船休息。如果不下船,就會很快繼續前行。此時已近黃昏,皇上可能要在此處過夜了。

一名侍從進來問道:“皇後是否下船休息?”

蕭皇後透過窗戶向岸上看了看,河堤上、禦道邊,田野裏早已是人山人海。遠處,在夕陽的輝煌裏,還有一隊隊、一群群的男女老幼,推車挑擔往這邊走來。蕭皇後說:“岸上鬧嚷嚷的,不下去了,在船上圖個清靜。”

出行之前,皇上在洛陽頒布詔令:巡遊船經過的地方,百官庶民前往觀瞻,任何官吏軍衛不得幹涉阻攔,以示天子威儀,宣教風化。另旨:船隊所經州縣,五百裏以內的地方,須貢獻酒食,有貢獻不足者,按差額多少,將地方官員處以譴責、降職、免官、流放的處罰,直至斬首。

於是,運河兩岸百姓潮水一般湧來,觀望這百年不遇的盛況,紛紛湧來的人群裏,還有許多人兼負著地方官差,為皇上的船隊送酒送飯送貢品。

不一會兒,便有十幾擔酒食物品送上了翔螭舟。除了山珍海味,水陸佳肴,還有一種無花素絲絹。這種絲絹薄如蟬翼,隱隱透亮,一匹數丈長,重量卻不足半斤。還有一個怪怪的名字,封裝上寫的是:“雞鳴絹”。

隨船的宮女看到這些絲絹不住地稱奇,七嘴八舌地問:“怎麼叫雞鳴絹?”

柳惠朝蕭皇後呶呶嘴:“還得請教皇後。”蕭皇後小時候在舅舅家學過幾天絲織,她掂起一絲絹說;“這是南方的一種輕紗。在江南,桑蠶一年四五熟,蠶絲極多。姑娘們都很勤快,精於紡織。往往在夜裏繅絲,清晨絲絹就織成了,固此俗稱雞鳴絹。”

說著,她將手中的輕紗披在肩上,輕輕一抖,素紗曳地,蕭皇後的身上好似披了一層乳白的淡霧,宛如雲中的仙女,宮女們齊聲地叫了起來:“哎呀,真好看!”

“皇後娘娘就是下凡的仙女啊!”

蕭皇後笑了,她說:“都一個個嘴比密甜,哀家還不知道你們心裏在想什麼?好啦,都賞給你們,拿去做幾件舞衣。”

這是宮女們求之不得的,她們歡天喜地地拜謝了皇後,領賞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