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胡雪岩派人到重德堂抓藥,葉老板本可抓住這個機會與胡雪岩搞好人際關係,說不定還有可能由兩人共同來開發軍隊用藥這個廣闊的市場。這樣一來,兩人合作都有利可圖,本該是一種雙贏的結果。豈知這位自稱重德的葉老板,卻是個小肚雞腸之徒,自己開著大藥鋪,卻容不得胡雪岩送點藥給別人,甚至公開羞辱胡雪岩,結果把一個本來可以成為朋友的人,變成了自己的勁敵,最後輸得一敗塗地。
許多時候都是這樣,本來可以成為朋友共享利益的人,最終成了對手甚至敵人。無論哪一方競爭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都無法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要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隻有合作。
多一個朋友,不如減少一個敵人
想成為仇敵容易,想成為朋友卻很難,畢竟人際關係是最複雜的。但是快速發展的時代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沒有人可以憑一己之力在當今的商業市場占據一席之地。麵對自己的對手,最好的選擇就是站在他身邊,和他做朋友,跟他合作。如果相互嫉妒、輕蔑、攻訐、拆台,那麼最後隻會是兩敗俱傷。這種情境,其實質並不是你在與對手作戰,而是在自己打自己;如果能互相尊重、幫助、捧場、合作,那麼彼此就會成為朋友,成為事業或生意上的最佳搭檔。一條小河裏的水總是有限的,如果條條小河彙成大江,那麼它們就能托負起萬噸巨輪,就能實現更遠大的目標和理想。
世界上隻有衝不淡的深情,沒有解不開的仇恨。總是懷著仇恨的人,不隻會造成人際交往中的敵對氛圍,還會加重生活的不安與憂慮,既不利人也不利己。
在一個偏遠的山村裏,張姓與李姓兩家是三代世仇,兩戶人家一碰麵,動不動就會上演全武行。一天傍晚,老張與老李從市集裏出來,正好在返村的路上遇見了。仇人見麵分外眼紅,但也沒有開打。不過,各自保持距離,誰也不搭理誰。兩人一前一後走在通往村裏的小路上,相距約有幾米之遠。
天色漆黑,又是個烏雲蔽月的夜晚。走著走著,突然老張聽見前麵的老李"啊呀"一聲驚叫,原來是他掉進溪溝裏了。老張看見後,連忙趕了過去,心想:無論如何總是條人命,怎麼能見死不救呢?
老張看了一眼,隻見老李在溪溝裏浮浮沉沉,雙手在水麵上不斷掙紮著。這時,急中生智的老張連忙折下一段柳枝,迅速將枝梢遞到老李的手中。
老李被救上岸後,連忙感激地直說"謝謝",然而猛一抬頭,老李大吃一驚,原來救自己的人居然是仇家老張。
老李頗為不解地問:"你為什麼要救我?"
老張說:"為了報恩。"
老李一聽,更為疑惑:"報恩?恩從何來?"
老張說:"因為你救了我啊!"
老李丈二和尚摸不著腦袋,不解地問:"咦?我什麼時候救過你啦?"
老張笑著說:"就在剛才啊!你想想,今晚在這條路上,隻有我們兩個人一前一後行走。剛才你遇險時,如果不'啊呀'那一聲,第二個墜入溪溝裏的人肯定是我了。所以,我哪有知恩不報的道理呢?所以啊,真要說感謝的話,那理當先由我說啊!"
這時,月亮從烏雲裏露出臉來,在月光的照射下,地麵上映著老張與老李的影子:當年曾互相打鬥過的雙手,如今緊緊握在了一起。
退一步海闊天空,就像老李與老張。在我們最需要幫助時候,可能出現在我們身邊的就是我們以前的敵人。因此,即使多一個朋友,有時也不如減少一個敵人好。如果敵人不肯向我們靠過來,我們就主動走過去,伸出和解之手。
愚人把生活當成角鬥場,聰明人把生活當合作的舞台
"雙贏思維"應該成為人們運用於人際交往的原則:我們從小就參與各種比賽、考試,培養了一種你輸我贏、你死我活的競爭心態。試想一下,誰又甘心在競賽中認輸呢?樹立雙贏思維就是要在人際交往中不斷尋求互利,以達成雙方都滿意並致力於合作的協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