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壞起來,往往比壞人更壞。
壞人好起來,也比好人更好。
膽小之人,偶爾也會做驚掉眾人之舉。
這也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浪子回頭金不換的道理吧。
千百年來,這些話語頗有爭議。
惜春就是一個膽小之人。
惜春這個人孤僻冷漠、沉默寡言、看破紅塵。
給外人的感覺,好似一破罐子破摔的人。
她年齡還很小,身子並未長足。
形容尚小。穿著和姐姐們差不多的衣服。
雖年紀小,卻已然有了美人之象。
這天早起,她給賈母等人請了安。
她突然想到賈探春神神秘秘之事,
又想到有天賈母看賈探春與往日不同,
自從那天過去,她竟然不知道賈探春去了哪裏。
聽自己丫鬟說,身邊的哥哥姐姐竟也不知。
一問,賈母居然還發怒了。
這嚇得惜春再也不敢讓下人去問這話了。
她翻開佛經,一看,仿佛就已經被安撫好了,完全沒有在賈母跟前一樣的膽怯。
這佛經果然是安慰人的靈丹妙藥,
惡人讀了它,便能心安理得的安慰自己,繼續作惡。
好人讀了它,也能得它的好,安慰自己,
繼續過以往一樣的生活。也許跟以往不同,不過誰在乎呢?
從最終的選擇來看,佛經效果好像是一樣的。
受到佛經安慰的惜春,又動了心思。
她想知道自己三姐姐到底怎麼了。
她便偷偷跑到秋爽齋。
秋爽齋有三四百平米的樣子,
這是庶女住的地方,當然探春絕非一般的庶女。
一般的庶女,住的地方怕是要更小。
從門口進來,抬眼望去,旁邊有兩間小的房間,一間是侍女們住的地方,
一間是秋爽齋的小廚房。
剩下的便是探春自己住的地方了,大概有一百多平米的樣子。
她進了探春住的地方,看到書桌上還有一些書籍。
桌子上有不少書《易安居士傳》《三國演義》《三國誌》《孫子兵法鈔》《他的來信》
他的來信,壓在一個箱子裏。這箱子在書桌上。不知道被誰翻開了箱子。
惜春好像是沒有看到前麵的書,她隻看到了名為他的信件。
她翻開了書,看到
一個肉眼可見的男性的字跡。
這讓惜春不由得呆住了,三姐姐居然!
居然!居然!居然!居然!
有個男人在和三姐姐通信?
雖然這信上內容是亂七八糟。
居然還留有錦衣衛的大印。
這讓膽小怕事的惜春,看了看周邊的環境,眼見沒人她裝作一臉鎮定的把這信件放回了原位。
玉門關。
賈探春和彩雲回到客舍歇息了半刻鍾,
探春心裏感覺有些不對,便和彩雲說了些話。
隨後,彩雲便帶著趙琳的印信來到了軍營處。
領了六百軍仕,出了玉門關城門。
剩下的軍士按照賈探春的吩咐,作為預備隊。
在彩雲走之前,還給探春留了調配其餘軍士的信物。
這一千多人,自從被皇帝下放到趙琳處,
儼然就成了趙琳的部曲了,不過他的部曲雖然聽他自己的號令,但一部分的軍餉還是京營節度使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