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潛之胡思亂想時,趙琳一句話打斷了他。
:“之前你講的沒錯,我這次帶了一千多人來肅州遊玩。”
王潛之瞪大了眼睛,似乎不敢相信。
隻見他小小的眼睛,盛滿了大大的疑惑。
:“這…………是我能聽的嗎?”
:“可以聽,這事瞞不住。”
…………
玉門關內。
趙琳看著他帶來的人,
後世的他,隻是一個最底層。
隻不過在上學時帶過二三十人的草台班子,
他能穩住這個草台班子,不是他自己有多能耐,隻是因為他有一員副將。
至於後世的趙琳,隻負責給隊員畫餅和一路無腦狂飆以及給自己畫餅,自產自銷了屬於是。
如果隊員有疑問,他就畫餅畫餅畫餅,再畫餅。
副將就是提供刹車+鎮定劑等作用。
他的思緒慢慢回來了。
經過與年慶五的一番較量,趙琳明白自己在軍事上的不足。
然而,他知道。
自己在軍事上的不足,有人可以為他填補空缺。
不要問為什麼,因為他姓趙。
是大周王朝錦衣衛千戶、驍騎營主將、大周忠烈王世子、大周太上皇的親親乖孫、大周皇帝陛下最忠誠的戰士以及皇帝陛下的侄子。
這次驍騎營全部出動,年慶五與吳再興也在其中。
吳再興此人,因改名一事被自己老父親大罵不止。
結果老父親一聽改的是再興兩字,最終化為一聲長歎。也不去理會他了。
隻因他吳家是南宋名將吳階之後。
吳階此人與嶽飛齊名。
吳再興之所以還是小官,隻因他這一脈是吳家遠支。
吳再興要上進,隻能自己努力,再借點吳家東風,便可上青天。
雖是遠支,但確實是吳階之後。
吳再興,男,一米八幾的樣子,長相十分英俊。
善用一把長槍。步戰馬戰皆精通。
年慶五則不同,他沒有那麼高的戰力,
個子才一米七多,然而弓術與槍術不可小覷,算是一員猛將。
現在已經被任命為把總。
趙琳想起之前碰到到幾個少年。
這些人和自己看起來是同齡人。
總感覺哪裏不太對勁。
想了一會兒,才想起他們的長相,明顯和中原人不同,濃濃的西域風格。
當時趙琳隻想趕緊撤了,完全沒想到這個。
這還是因為趙琳他們所處地形並不利於發生衝突,同時身邊還有個不會武功的女子。
這女子,自然是探春了。
趙琳雖然莽撞,但也知道探春是賈府的人。不能擅自讓其他人進入明顯的險境。
這是關乎政治的考量。
至於趙琳自己,是因為她是賈府的人,還是那個人是賈探春,這就不得而知了。
那些頗具回疆特色的人,若是正經獵戶,必然是沒什麼見識的,可這一接觸趙琳覺得這些人怕是大有來曆。
其頭領撤退也和趙琳一樣果斷,好像兩幫人都有顧慮的地方。
趙琳按耐不住心思,便叫上年慶五、吳再興和幾個侍衛又一次出了城。
兩個女子留在城中。
不多時,三人來到了那處峽穀。
很快啊,他們走到了趙琳之前來的地點。
三人分開尋找,看有沒有些蛛絲馬跡。
一刻鍾後,年慶五手裏拿了一根簽子和其他水果的渣子找到了趙琳。
:“世子,這群人恐怕來自喀什噶爾了。
這是我找到的東西,簽子上的羊肉很清香,沒有膻味。這些渣子有很明顯的哈密特征。”
趙琳拿起簽子,好奇道:“年把總,你是如何知道的?”
年慶五摸了摸頭,憨厚一笑:“我是肅州邊軍調入忠烈王麾下的。”
:“我也覺得他們是回疆人,問題在於他們是回疆的什麼人?有何身份?來這的目的是什麼?”
:“可能是和最近西域不安分有關?”
:“你們也覺得這西域該收回來?”
:“那本來就是我們的地盤。”
趙琳欣慰道:“軍心可用啊。”
按照後世的發展路徑,回疆收回來也經曆了很多波折。
總體路線是:收回——反複——平定——反複——鐵血平定。
直到很久很久之後的新中國,回疆的局勢才算永遠穩定下來。
這其中,花費的心血,人力、物力早已計算不清了。
趙琳覺得,這些人很有可能是回疆的探子,還是些不正經且身份高貴的探子。
現在,事情變的越來越有趣了。
回疆和大周的摩擦不斷,終究是要一戰的。
可這戰爭的時間,卻不明朗。
雙方隻能耐住性子做好開戰的準備。
備好軍需草料、人馬等等一切戰爭所需。